赵氏看着女儿镇定自若的脸庞,想到她之前的种种未雨绸缪,心中稍安,点了点头:“琰儿,你……你说该如何是好?”
蔡琰得到母亲首肯,立刻转向众人,下达了一系列清晰的指令:
“第一,即刻起,庄园进入最高戒备,所有庄户按预定方案,全部迁入核心坞堡及坚固院落,妇孺老弱集中安置,严加保护。外围田舍,可暂时放弃。”
“第二,所有巡乡队及护卫,由蔡谷统一指挥,分班值守,日夜不停。加强围墙、箭楼防御,多备弓弩、滚木礌石、金汁(沸水、粪便混合物)。同时,派出更多哨探,扩大侦察范围,不仅要警惕黄巾大队,也要防备小股流匪趁火打劫。”
“第三,陈肃负责,立刻清点所有粮草、物资、药材,统一调配,实行定量分配,确保长久坚守。同时,将部分贵重物品、书籍文卷,转移至预先选定的隐秘地点。”
“第四,福伯负责,加强与王家、李家等邻近庄园的联系,互通消息,互为犄角。若一方有难,需按约定信号,竭力支援。”
“第五,”蔡琰顿了顿,目光深邃,“派人密切关注县城的动静,尤其是官军的动向。若县城不守,我们需有应对之策。同时……留意曹都尉或其他官军的消息。”
她的指令涵盖了防御、后勤、外交、情报各个方面,考虑周详,仿佛早已演练过无数次。
众人见她临危不乱,指挥若定,心中慌乱渐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找到主心骨的踏实感,纷纷领命而去,各自忙碌起来。
蔡琰独自走到院中,仰头望向灰蒙蒙的天空。八州同烟,乱世已至。
她知道,从这一刻起,历史的洪流将彻底改变无数人的命运,也包括她的。
她之前所有的努力,都只是为了在这场滔天巨浪中,争取一线生机。
前路漫漫,凶险未知,但她已别无选择,唯有握紧手中一切可用的力量,在这血与火的时代,挣扎求存,直至……看到那迷雾背后的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