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虽然不通经义,但论起行军布阵,满朝文武又有几人能比?”
徐妙云拿起一块蜜瓜,递到朱棡嘴边。
“那些皇子皇孙,整日里读的都是圣贤书。”
“可将来他们要面对的,却是诡谲的朝堂和叵测的人心。”
“你去教他们一些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岂不更好?”
朱棡嚼着蜜瓜,眼睛却慢慢亮了起来。
对啊!我干嘛非要跟他们讲四书五经?
讲我擅长的东西不就行了?
“妙云,你真是我的贤内助!”
朱棡茅塞顿开,一把抱住徐妙云,在她光洁的额头上亲了一口。
“哎呀!”
徐妙云俏脸一红,轻轻推开他,嗔怪地白了他一眼。
“没个正形。”
后院里,再次充满了欢声笑语。
次日,清晨。
朱棡换上亲王朝服,第一次踏入了国子监的大门。
祭酒宋濂,早已带着几位博士、司业等候在门口。
“臣等,恭迎晋王殿下!”
为首的宋濂须发皆白,正是朱棡的授业恩师之一。
在他身后,还站着几位熟面孔。
五经博士方孝孺,司业齐泰,监丞黄子澄。
“宋师不必多礼。”
朱棡快走几步,恭恭敬敬地对着宋濂行了一个弟子礼。
对于这位品德高尚的老先生,朱棡发自内心的敬重。
“殿下如今身兼助教之职,老夫可当不得您的大礼。”
宋濂笑着虚扶一把。
朱棡直起身,目光扫过他身后的几人。
对同样是正直之臣的方孝孺,他微笑着点了点头。
至于齐泰和黄子澄那两张谄媚的笑脸,他则直接选择了无视。
齐泰和黄子澄脸上的笑容顿时僵住,眼神闪过阴沉。
朱棡懒得理会这两个未来的“建文奸党”。
跟着宋濂,一路来到了皇子皇孙们读书的地方——大本堂。
人还没到,就听见里面传来一阵喧闹声。
“三哥来了!”
“快看,是三哥!”
朱棡一脚踏入大本堂,十几道目光瞬间齐刷刷地投了过来。
朱棣、朱桢、朱椿等一众弟弟们,全都围了上来。
就连皇长孙朱雄英和一旁的朱允炆,也都站起身,恭敬地喊了一声。
“三皇叔。”
“都坐吧。”
朱棡摆了摆手,径直走上了讲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