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犒赏三军

他们只是立刻挺直了胸膛,轰然应诺。

“遵命!”

朱棡满意地点了点头。

陈友谅虽然败退,但他的水师主力尚在。

这场战争,还远没有到可以放松警惕的时候。

他需要他的士兵,时刻保持最清醒的头脑。

“另外!”

朱棡看向一名亲兵。

“立刻派最好的快马,八百里加急,将此战的详细战报,送往金陵!”

“是!”

……

与此同时。

金陵。

吴王府,大帅府内。

身穿常服的朱元璋,端坐于主位之上。

他的下方,徐达、常遇春等一众文武核心,分列左右,一个个面色沉重。

他们讨论的议题,只有一个。

“如今,陈友谅围困洪都已有月余。”

朱元璋缓缓开口,打破了沉寂。

他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发出“笃笃”的声响。

“咱估摸着,再有个百八十天,他那几十万大军的粮草,就该见底了。”

“到那时,敌疲我锐,就是我们主动出击的最佳时机。”

“诸位以为,该当如何进攻?”

他这话,主要是问向徐达、常遇春等几位武将的。

然而,没等徐达开口。

文臣之首的李善长,却先一步站了出来,满脸忧色。

“主公。”

“陈友谅的陆上之军,固然不足为虑。”

“可他的水师……实力远胜于我军啊。”

“鄱阳湖水域辽阔,一旦开战,我军水师恐怕难以抵挡。”

“若是不能在水上击溃陈友谅的主力,即便解了洪都之围,也终究是治标不治本。”

李善长的话,让在场所有人的心,都沉了下去。

也是他们目前面临的最大困境。

陈友谅起家于水匪,他的水师,无论是战船的数量还是质量,都冠绝天下。

而朱元璋这边,虽然陆战猛将如云,但水师,却一直是他们的短板。

“善长先生所言甚是。”

一直闭目不言的刘伯温,也睁开了眼睛。

“陈友谅的水师,乃是心腹大患。”

“若无万全之策,不宜轻动。”

朱元璋的眉头,拧成了一个川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又何尝不知道这个道理。

可洪都城内,有他的亲儿子,还有数万将士。

多坚守一天,就多一天的危险。

就在大帅府内的气氛,再次陷入僵局之时。

一个急促的脚步声,从门外飞快传来。

“报——!”

一名背插令旗的信使,连滚带爬地冲了进来,直接跪倒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