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金庙对峙

就在王玄策的指尖触到铜铃的瞬间,铜铃突然自鸣,清脆的铃声在殿内回荡,声波撞上四周悬挂的经幡,竟让经幡上的梵文开始发光。那些发光的文字在空中重组,慢慢拼成一行汉字——“钟鸣三响,佛骨归位”,正是文成公主的笔迹!

蒋师仁立刻警觉起来,陌刀横在身前,目光扫过殿内:“王正使,公主的预警定是有所指,这金庙中恐怕还藏着佛骨,而钟鸣三声,或许就是机关启动的信号!”他想起方才暗弩机关的凶险,若佛骨归位会触发更危险的陷阱,后果不堪设想。

王玄策点头,将铜铃收入怀中,目光落在殿内的铜佛残像上:“佛骨定是藏在铜佛体内,当年玄奘法师从天竺带回的佛骨,曾暂存于此庙,后来才送往长安。吐蕃大论篡改机关,恐怕就是为了守住佛骨这个秘密,防止有人发现他们勾结的证据。”他抬手摸向铜佛的胸腔,果然摸到一处凹陷,与量天尺上的凹槽形状吻合。

此时,殿外突然传来一声钟响,悠远的钟声穿透晨雾,在殑伽河上空回荡。王玄策与蒋师仁同时脸色一变——第一声钟响已经来了。

“蒋校尉,你守住殿门,防止有人趁机偷袭。”王玄策语速极快,从怀中取出量天尺,“我去取出佛骨,若第二声钟响响起,你立刻用陌刀劈开殿内的石柱,破坏机关的动力源!”

蒋师仁抱拳:“末将领命!王正使放心,有末将在,绝不让任何人靠近殿门!”他说着,将陌刀插入地面,刀身微微颤动,做好了随时应战的准备。

王玄策走到铜佛残像前,将量天尺对准胸腔的凹陷,轻轻推入。量天尺刚一嵌入,铜佛体内便传来“咔嗒”的声响,像是有什么东西正在松动。他深吸一口气,指尖用力,将量天尺顺时针转动三圈——这是文成公主教给他的解锁手法,只有用皇室特制的量天尺,才能打开佛骨的藏格。

就在量天尺转动到第三圈时,殿外传来第二声钟响,比第一声更加急促。王玄策心中一紧,加快了动作,只听“轰隆”一声,铜佛的胸腔缓缓打开,露出里面的琉璃盒——盒内供奉着一枚晶莹剔透的佛骨,在晨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

小主,

“找到了!”王玄策伸手去拿琉璃盒,却突然感觉到脚下的地砖开始震动,殿顶的金瓦也发出“嘎吱”的声响,像是随时会坍塌。他抬头望向殿门,只见蒋师仁正用陌刀奋力劈向石柱,火星四溅,却只能在石柱上留下一道浅痕。

“王正使,石柱太硬,末将一时无法劈开!”蒋师仁的声音带着一丝焦急,第三声钟响已经在耳边响起,殿内的暗弩机关再次启动,箭雨从四面八方射来。

王玄策握紧琉璃盒,突然想起屋顶的“破庙阵”。他抬头望向殿顶,只见金瓦拼成的阵法图中,有一处阵眼正闪烁着红光——那是破庙阵的“生门”,也是机关的薄弱点。

“蒋校尉,瞄准殿顶的红光处,用刀气劈开!”王玄策大喊,同时将量天尺掷向蒋师仁,“用这把尺辅助,它能引导刀气!”

蒋师仁接住量天尺,将其绑在陌刀刀柄上,深吸一口气,将全身力气灌注于刀刃。他大喝一声,陌刀带着量天尺的金光,朝着殿顶的红光处劈去——刀气如长虹贯日,瞬间劈开金瓦,击中阵眼。

只听“咔嚓”一声,殿内的震动突然停止,暗弩机关也不再发射。王玄策松了一口气,低头看向手中的琉璃盒,佛骨安然无恙,而盒底刻着的一行小字,让他眼中闪过一丝光芒——“吐蕃大论禄东赞,欲借佛骨惑天竺,犯大唐边境”,这正是鸿胪寺密探用生命换来的证据。

“王正使,”蒋师仁走到王玄策身边,看着琉璃盒中的佛骨,“有了这佛骨和盒底的证据,便能让天竺君臣知晓真相,揭穿吐蕃大论的阴谋!”

王玄策点头,将琉璃盒紧紧抱在怀中:“没错,这不仅是佛骨,更是揭穿阴谋的铁证。今日我们不仅为二十八位兄弟和鸿胪寺密探报了仇,更守住了大唐与西域的和平!”他望向殿外,殑伽河的晨雾已经散去,阳光洒在金庙的屋顶上,金瓦重新焕发光彩,仿佛在为正义的到来而欢呼。

第三节: 铃波指路

铜铃自鸣的余波尚未消散,王玄策便向前踏出一步,断足金线从袖中滑落,指尖轻轻一捻,金线便如灵蛇般缠上腕间。他望着殿内悬浮的声波——那是铜铃震颤时留下的无形轨迹,在晨光中泛着淡淡的银辉,竟与记忆中《太白阴经》里的图谱隐隐重合。当断足彻底踏入声波范围的刹那,金线突然挣脱束缚,朝着殿内散落的铜铃飞射而去,一枚、两枚、三枚……不过瞬息,所有从转经轮中取出的鸿胪寺铜铃便被金线串联,悬于半空。

“王正使,这是……”蒋师仁握紧陌刀,眼中满是惊异。他只见那些铜铃在金线牵引下缓缓转动,梵唱声从铃身溢出,与殿外的河风、远处的钟声交织在一起,声波在地面投下交错的光影,竟慢慢铺展开一幅完整的阵法图——图中线条疏密有致,阵眼与脉络清晰可见,正是《太白阴经》中记载的“梵音破阵图”。此阵需以声音为引,借法器共鸣之力破解机关,相传为隋末名将李靖所创,却因操作繁复早已失传,没想到今日竟在金庙中重现。

王玄策目光紧锁阵图中心,那里正是主佛龛的位置:“这阵法的核心在主佛龛,只有破坏佛龛基座,才能彻底解除金庙的所有机关。蒋校尉,烦你用陌刀劈开佛龛,切记留力,莫要损伤内里可能藏着的物件。”他话音刚落,便见蒋师仁已提刀上前,陌刀在手中翻转,刀刃映着铜铃的银光,划出一道凌厉的弧线,直劈主佛龛。

“铛!”陌刀撞上佛龛的瞬间,没有预想中的碎裂声,反倒是殿内残留的解毒香灰突然腾空而起,如潮水般涌向刀身。蒋师仁只觉掌心一沉,刀身竟开始吸附香灰,那些深灰色的粉末在刃面层层堆积,渐渐勾勒出复杂的纹路——不是杂乱的痕迹,而是一张清晰的设计稿!稿纸上标注着“拆械钩”三个小字,旁边还有细微的尺寸标注,正是长安将作监特制的机关拆解工具图样。

“这是……将作监的拆械钩!”王玄策快步上前,指尖轻触刀身的香灰图样,触感细腻如纸,“当年我在长安见过此钩的图纸,专用于拆解复杂的机关暗锁,没想到竟会以这种方式出现。看来这金庙的机关,从设计之初就留有破解之法,只是被人刻意掩盖了。”

话音未落,供桌上的铜佛突然崩裂,金粉如细雨般洒落,恰好裹住陌刀上的香灰图纸。金粉与香灰相融的刹那,殿内突然泛起金光,所有暗弩机关再次启动,却不见铁矢射出——取而代之的是一朵朵金色莲花,从弩口绽放,缓缓飘向殿中。每朵金莲的花心都坐着一尊微缩的玄奘虚影,虚影双手合十,口中诵念着《金刚经》的经文,声音虽轻,却穿透了所有声响,让人心神安定。

“玄奘法师的虚影……”蒋师仁停下动作,眼中满是敬畏。他曾听闻玄奘法师当年在金庙弘法时,曾以自身修为留下“金莲护阵”,若有善人破解机关,便会显化虚影护持,今日亲眼所见,才知传言非虚。那些金莲在空中盘旋,渐渐组成一道屏障,将殿内的暗弩口彻底封住,再无机关触发的迹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就在此时,供桌突然发出“咔嚓”的裂响,桌面从中间劈开,露出下方的暗格。王玄策与蒋师仁同时望去,暗格中没有预想中的佛经,而是一尊晶莹剔透的骨殖——那是佛骨真身!当年玄奘法师从天竺带回佛骨后,曾将其中一枚暂存金庙,后来却遭人劫掠,下落不明,没想到竟一直藏在供桌之下。佛骨外包裹着一层残破的经卷,正是《金刚经》的残页,经页上的字迹早已模糊,却在殿内血灯的映照下,慢慢显露出隐形的批注。

“血灯照出的批注……”王玄策小心翼翼地取出佛骨与残页,将残页凑近血灯——那是一盏用朱砂与灯油混合点燃的灯,传闻能显化隐形的墨迹。只见批注上的字迹娟秀,正是文成公主的笔迹:“佛骨藏于金庙,非为守护,实为封印。吐蕃大论以邪术污染佛骨,欲借其灵力蛊惑天竺君臣,犯我大唐边境。若见金莲显化,需以《金刚经》残页净化佛骨,再以梵音破阵图引唐军入境,方可破局。”

蒋师仁凑上前来,看清批注内容后,脸色凝重:“原来吐蕃大论的阴谋不止弑杀使者,还要借佛骨之力挑起战乱!若不是公主早有准备,我们恐怕还被蒙在鼓里。”他想起去年使团遇害时,天竺君臣的异常反应,如今想来,定是被吐蕃大论用邪术控制,才会对大唐使团痛下杀手。

王玄策轻抚佛骨,指尖传来温润的触感,却也能感知到其中残留的一丝邪气:“公主的批注说得明白,需用《金刚经》残页净化佛骨。蒋校尉,你且守住殿门,我来净化佛骨,待佛骨恢复纯净,梵音破阵图便会指引唐军入境,到时候我们不仅能揭穿吐蕃大论的阴谋,还能助天竺君臣摆脱控制。”

蒋师仁抱拳应道:“末将领命!王正使放心,有末将在,哪怕是天塌下来,也绝不会让任何人靠近佛骨!”他说着,将陌刀横在身前,目光扫过殿外,只见吐蕃与泥婆罗的骑兵已控制了金庙的所有出口,正严密防范着可能出现的敌人。

王玄策深吸一口气,将《金刚经》残页轻轻裹在佛骨上,口中诵念起经文中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随着经文声响起,残页上的字迹开始发光,金色的光芒顺着佛骨蔓延,将其中的邪气一点点驱散。殿内的金莲虚影仿佛受到感应,纷纷飘向佛骨,将其环绕在中心,虚影口中的诵经声也愈发响亮,与王玄策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形成一道无形的屏障。

就在佛骨上的邪气彻底消散的瞬间,殿内由铜铃与金线组成的梵音破阵图突然发出耀眼的光芒,阵图中的线条开始流动,渐渐形成一幅地图——那是唐军入境的路线图,标注着沿途的关隘与水源,甚至还有天竺境内吐蕃驻军的位置。

“成了!”王玄策心中一喜,将净化后的佛骨收入琉璃盒中,“蒋校尉,你看这阵图,公主早已为我们规划好了唐军入境的路线,只要我们将此图送往西域都护府,不出一月,唐军便能抵达天竺,助我们彻底粉碎吐蕃大论的阴谋!”

蒋师仁凑上前,看着阵图上的路线,眼中满是振奋:“有了这路线图,我们便如虎添翼!那些被吐蕃控制的天竺君臣,也能早日摆脱邪术,重归正途。”他望向殿外,殑伽河的河水在阳光下泛着金光,远处的天际线渐渐明亮,仿佛预示着和平的到来。

王玄策握紧琉璃盒,又看了一眼悬浮的梵音破阵图,心中感慨万千。从踏入天竺的那一刻起,他便背负着二十七位使团成员的血债,如今不仅找到了复仇的证据,更守住了大唐与西域的和平。他知道,这场金庙对峙尚未结束,但有了佛骨、残页与阵图,胜利已然不远。

“蒋校尉,”王玄策的声音坚定而有力,“我们即刻启程,前往西域都护府。这佛骨与阵图,便是我们破局的关键,绝不能有任何差池!”

蒋师仁点头,将陌刀扛在肩上,刀刃上的香灰图样虽已淡去,却仿佛化作了无形的力量,支撑着他继续前行。两人快步走出殿门,迎着晨光,朝着西域的方向走去——他们的身后,是八千余骑整装待发的骑兵,是金庙中守护和平的金莲虚影,更是大唐不容侵犯的尊严与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