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阱效果良好,迟滞作用明显。预备队调动略显迟缓,通道需要优化。”林凡冷静地分析。他看到系统评估条又涨了一小截,但颜色还是代表“初步达标”的白色。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三阶段,也是最具挑战性的,模拟大规模、有组织的强攻。几乎基地所有空闲人手都投入了这场“演出”,从东、北两个方向,模拟超过五十名“畸变体”的潮水式攻击。甚至有人推着简陋的、覆盖了湿泥土的木板车,模拟那种皮糙肉厚、力量型的变异体,试图冲击基地大门。
一时间,“杀”声四起,警铃长鸣。围墙上的守卫们按照预案,集中“火力”攻击冲击大门的“重型单位”,同时其他区段严防死守。张大牛亲自指挥一支机动小队,哪里告急就支援哪里。林凡甚至看到苏婉带着医疗组的成员,抬着担架在围墙下安全区待命,模拟战场救护。
场面一度显得有些混乱,尤其是在“重型单位”猛烈撞击大门时,木质包铁的大门发出令人牙酸的呻吟,让一些新加入的幸存者脸上露出了恐慌。但关键时刻,王浩带着几名好手,从了望塔上垂下,用模拟的燃烧瓶(实际是装了染料的水瓶)准确“命中”了目标,化解了危机。
激烈的模拟演练持续了将近一个小时,才渐渐平息。所有参与人员都累得气喘吁吁,但眼神中却充满了兴奋和一种踏实感。他们亲身感受到了这道围墙的坚固,体验了协同防御的力量。
张大牛抹了把汗,快步走上屋顶,向林凡汇报:“凡哥,演练结束。各环节基本顺畅,暴露了一些小问题,主要是新队员配合生疏,个别陷阱触发不够灵敏,都已经记下,马上整改。”
林凡的目光依旧停留在系统界面上。此刻,评估进度条已经走到了尽头,最终定格。一行清晰的文字浮现出来:
【基地防御体系综合评估完成】
【等级:良好】
【评语:基础防御设施完备,预警机制初步建立,人员具备基本防御意识。可有效抵御中小规模常规畸变体群袭击及低强度武装冲突。】
【弱点提示:缺乏远程主动预警能力(如无人机侦察);对特殊变异体(如具备远程攻击、攀爬能力)针对性防御不足;能源供应系统脆弱,易被切断。】
“良好……”林凡轻声重复了这个评价。不算完美,但足以说明这段时间的努力没有白费。这意味着,基地终于有了一个相对安全的“壳”,可以抵御大部分常见的威胁,让他能够稍微放开手脚,去处理那些迫在眉睫的外部危机——比如,盘踞在附近,像毒蛇一样窥伺的“豺狼”帮。
“做得很好,大牛。”林凡终于露出了今天第一个略显轻松的表情,“通知下去,今天参与演练的所有人,晚餐加餐。另外,把评估中发现的问题列出清单,限期整改。”
“是!”张大牛脸上绽放出笑容,加餐的命令比任何表扬都更实在。他刚要转身去传达,又被林凡叫住。
“还有,防御体系不能只停留在被动防守。”林凡指着系统提示的“弱点”,“‘缺乏远程主动预警能力’,这一条是关键。我们不能总是等敌人打到门口才发现。下一步,我们要想办法搞到无人机,或者训练一支侦察小队,将我们的预警范围向外扩展至少五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