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国家机器的余威

几分钟后,墙壁上亮起一块屏幕,一个毫无情绪波动的电子合成音响起:

“陈末,身份编码(临时):Guest-074。‘深蓝’协议启动。第一项,背景深度核查。请如实陈述你的个人经历,自‘雾融’现象发生至今的关键时间节点、地点、行为及动机。”

问题一个接一个,细致到令人发指,从他在原公司最后一天的工作内容,到逃亡路上每一个关键抉择,甚至包括他与张强、苏晚晴等人结识的具体对话细节。有些细节,连陈末自己都需要仔细回忆才能想起。

陈末的回答异常谨慎,秉承着“真话不全说”的原则。他隐去了情报系统的具体存在,将其归结为自己觉醒的、偏向分析和预知的“天赋能力”。他强调了团队的协作,弱化了个人的绝对主导,塑造了一个凭借智慧、冷静和些许运气在末世挣扎求存,并逐渐发现世界真相的探索者形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叙述的语气始终平稳,逻辑清晰,即使面对一些明显带有诱导和陷阱性质的问题,也能冷静地拆解,给出合乎情理的解释。他知道,在这套系统面前,任何一丝慌乱或逻辑矛盾,都可能被放大为“不可靠”的证据。

长达数小时的背景核查结束后,紧接着是能力评估。桌面升起几个测试模块,要求他进行反应速度、逻辑推理、空间想象等极限测试。对于拥有【绝对推演】雏形的陈末而言,这些测试虽然耗费心神,但并无太大难度。他刻意控制着表现,保持在“远超常人但未至妖孽”的水平。

然而,最艰难的部分,是心理侧写和对“雾融”认知的阐述。

屏幕上开始出现各种极具冲击力的图像——亲人惨死、怪物屠戮、文明废墟、人性最黑暗的背叛……同时,合成音提出各种尖锐的、直指人心弱点的问题:

“当你的队友面临必死之局,牺牲一人可救全队,你会如何选择?请详细阐述决策过程和心理活动。”

“你如何看待‘归一会’所倡导的‘融入迷雾’理念?是否在某一刻觉得那是一种解脱?”

“如果证明‘第三条路’需要牺牲你现在所有的队友,你是否会继续?”

这些问题如同冰冷的手术刀,试图剥开他理性外壳下的情感内核。陈末的额头渗出了细密的汗珠,精神上的压力远超之前的体能和智力测试。他紧紧守持着内心的核心——对生存的渴望,对秩序的追求,以及对“可能性”的执着。他的回答依旧理性,但偶尔流露出的一丝对同伴的维护,对文明逝去的沉重,反而让他的形象更加真实、可信。

“……‘雾融’不是天灾,至少不完全是。”在阐述认知体系时,陈末结合了自己所有的观察、推理以及从“灵犀”碎片中获得的信息,“它更像是一场……迫不得已的‘手术’。两个濒死的世界,试图通过粗暴的规则融合,来换取一线生机。但我们,作为‘病人’体内的细胞,有能力,也有权利,选择这场‘手术’的方式,甚至……成为主导‘手术’的‘医生’。”

他的比喻并不完美,但其中蕴含的视角,显然超出了普通幸存者“抵抗”或“逃避”的层面。

当所有审查项目结束时,金属门无声滑开。陈末缓缓睁开眼,感到一种发自灵魂深处的疲惫,仿佛刚刚进行了一场高强度的脑力鏖战。他走出房间,看到王桐也从隔壁出来,脸色苍白,眼神有些恍惚,显然也经历了一番煎熬。

“陈哥……他们问得太TM狠了……”王桐声音沙哑,带着后怕。

陈末拍了拍他的肩膀,没有多说。这时,那名少尉再次出现,但这次,他脸上的冰冷似乎融化了一丝细微的刻度。

“陈客卿,王先生。林指挥官有请。”

他们被带回指挥室。林指挥官正在浏览一块平板,上面快速滚动着大量的数据和图表,显然是刚才审查的初步报告。

他抬起头,看向陈末,眼神中的审视依旧,但多了几分难以言喻的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