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昭站在桥头,风吹得她袖口微微鼓动,孩子们还在叽叽喳喳围着那道炸出的小坑指指点点。她没再说话,只是低头看了眼挎包里的鸡蛋,转身往知青点走。
刚进屋,就听见村口铃声急响,一辆沾满泥点的自行车歪歪扭扭地冲进村子,车上那人穿着笔挺中山装,车把上挂着“县革委会”的帆布袋,后头还跟着两辆同款破车,车轮碾过水洼,溅起一片泥星子。
来了。
她没慌,顺手从箱底摸出个小布包,指尖一碰,识海瞬间开启。白玉石台上,三两泛着青玉光泽的茶叶静静躺着——云雾灵芽,十倍流速下培育了整整三个月,每一片都吸饱了灵泉精华,香气内敛,却能在热水中层层释放。
这茶,能提神、养气、清浊,普通人喝一口,能连醒三天不打盹。
她迅速将茶叶包好,塞进粗纸袋,又拎起王婶送的土陶壶,揣进挎包。刚要出门,王婶端着碗红薯粥堵在门口:“闺女,你可别再整那些玄乎的了,县里领导最讨厌搞封建迷信!”
姜昭笑了笑:“婶子,我今天不放电,改发电——用茶香带动生产力。”
王婶愣住,话还没回,远处已经传来村长敲锣的声音:“全体集合!晒谷场开会!县领导来视察啦!”
人群像潮水一样往晒谷场涌,李春桃特意换了身干净蓝布衫,手里捧着个搪瓷缸,笑得格外殷勤:“各位领导一路辛苦,我们红星村早就准备好了热茶热水!”
姜昭站在人群后排,不动声色。
接待桌搭在晒谷场中央,桌上摆着几个粗瓷碗,李春桃亲自泡茶,动作麻利,脸上堆笑。村长正陪着县长说话,供销社主任在一旁记笔记,气氛看似和谐,实则暗流涌动。
这种场合,谁献茶,谁就有机会被记住。
她往前走了几步,声音不高不低:“村长,我带了些自采的野茶,用后山水泡的,听说领导们奔波辛苦,想请您帮忙递上去,也算我们知青表个心意。”
村长一愣,上下打量她。昨夜她一鞭抽跪王二狗的事儿还没散,他心里发怵,但听她说“野茶”“后山水”,又觉得沾着“天然”二字,符合当前“自力更生”的风向,便点了点头:“行,那你去泡,别添乱。”
“谢谢村长。”姜昭弯了弯嘴角,转头看向李春桃,“春桃姐,茶具借我用一下?水我亲自去挑。”
李春桃脸色一僵,想抢话,姜昭已经接过茶壶,转身就走。
后山小溪边,她蹲下身子,壶口对准水流,实则借掩护,从吊坠边缘滴入一滴灵泉水。水珠入壶瞬间,泛起一圈极淡的金纹,旋即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