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燕国使团

寒甲御天 小思邈 1880 字 3天前

萧凡单骑救回王妃,重返京都。此时的京都,虽依旧满目疮痍,但那股亡国灭种的绝望阴霾已然散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百废待兴的生机,以及……对那位只手擎天的镇南王,近乎盲目的崇拜与敬畏。

四皇子萧景禹与老宰相陈松,在绝对的威望和实力面前,已然彻底丧失了与之抗衡的勇气和资本。京都的军政大权,在无形中已尽数归于萧凡之手。他一边下令安抚流民,修复城防,清点库存,一边整顿留守的朝廷机构,效率之高,令原本臃肿官僚的朝廷机器为之瞠目。

也就在这百废待举、萧凡权威如日中天之时,燕国的使团,如期而至。

使团由慕容英的心腹谋士,一位名叫荀纬的中年文士率领,规模不大,却透着一股精干与隐隐的倨傲。他们被引至临时充作镇南王行辕的原大都督府。

府内,萧凡并未身着王袍,依旧是一身便于行动的黑色劲装,坐于主位之上。虽风尘仆仆难掩疲惫,但那双深邃的眼眸开阖之间,自有睥睨天下的威势流露。李清珞坐于他身侧稍后的位置,神色平静,经过此番磨难,她眉宇间更多了一份坚韧与沉稳。

荀纬带着两名副使,恭敬行礼,姿态无可挑剔,但言语间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催促与试探:

“外臣荀纬,奉我大燕太子殿下之命,特来恭贺王爷力挽狂澜,大破戎族,解京都之围!太子殿下对王爷之神武,钦佩不已。”

客套之后,他话锋一转,切入正题,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笑容:

“此外,太子殿下命外臣前来,亦是惦念此前与王爷……嗯,关于江南赋税之约定。殿下言,知王爷新定京都,百事繁忙,本不应叨扰。然我大燕国内,亦有意盼此佳音,以安军民之心。不知王爷……对此事,安排如何了?”

厅内瞬间安静下来。所有萧凡麾下的将领,如冷锋、雷隼等人,目光瞬间变得锐利,冷冷地盯视着荀纬。他们自然知道那所谓的“约定”是何等屈辱,此刻见燕国竟真的厚颜前来索要,无不心中怒意升腾。

李清珞的眉头也微微蹙起,担忧地看了萧凡一眼。

在所有人的注视下,萧凡脸上没有任何被为难或者愤怒的神色,反而露出了一丝意味深长的、近乎嘲讽的笑容。

他没有立刻回答,而是慢条斯理地端起旁边的茶杯,轻轻呷了一口,仿佛在品味着什么。这短暂的沉默,却带给荀纬等人一种无形的压力。

放下茶杯,萧凡才缓缓开口,声音平稳,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

“荀先生所言,本王自然记得。太子殿下于京都之战时,按兵不动,坐观成败,此‘情’,本王……铭记于心。”

他特意在“情”字上加重了语气,让荀纬脸上的笑容微微一僵。

“至于江南赋税三成之约……”萧凡拖长了语调,目光扫过荀纬那隐含期待的脸,忽然对身旁的亲卫吩咐道:“去,将本王准备好的‘赋税’,取来予荀先生过目。”

亲卫愣了一下,显然不明所以,但在萧凡威严的目光下,还是迅速躬身退下。不一会儿,他手捧一个紫檀木托盘,快步走了回来。托盘之上,覆盖着一块明黄色的锦缎。

荀纬及其副使的目光,瞬间被吸引过去,眼中难以抑制地流露出一丝贪婪和好奇。江南三成赋税,那是何等惊天动地的财富?即便只是第一批,也足以让人心跳加速。

萧凡示意亲卫将托盘呈到荀纬面前。

荀纬深吸一口气,努力维持着镇定,伸出微微颤抖的手,揭开了那块锦缎。

下一刻——

他脸上的表情凝固了。

他身后的副使瞪大了眼睛,仿佛看到了世间最不可思议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