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不同的政治立场

寒甲御天 小思邈 1386 字 3天前

帝都,宰相府,地下密室。

烛火摇曳,映照着陈松那张沟壑纵横、却目光锐利如鹰隼的脸。他面前站着一位浑身笼罩在黑袍中的男子,气息阴冷,正是负责落鹰峡行动的心腹,代号“影刹”。

“相爷,落鹰峡……失手了。萧凡不在车中。”影刹的声音干涩,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恐惧。

陈松端着茶杯的手微微一顿,水面漾开细微的涟漪。他缓缓放下茶杯,脸上并无太多意外之色,只是眼神更加幽深:“果然……此子机警,非同一般。无妨,本就是一步试探之棋,成固可喜,败亦无伤。”

他抬眼看向影刹:“尾巴都处理干净了?”

“相爷放心,所有线索皆指向江湖仇杀与黑市军械,绝无可能追查到此。参与的死士,皆已‘病故’或‘意外’。”影刹躬身道。

“嗯。”陈松满意地点点头,挥退了影刹。密室中只剩下他一人,烛火将他的影子拉得忽长忽短,如同他此刻晦暗不明的心思。

他走到墙边,那里悬挂着一幅巨大的大梁疆域图。他的目光,久久停留在南方那片广袤的区域,那里是萧凡的封地和势力范围——南疆。

“萧凡……”陈松低声念着这个名字,语气复杂,既有忌惮,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惋惜。“若你甘愿只做一把锋利的刀,该多好。”

他陈松,寒门出身,历经三朝,宦海浮沉数十载,能坐到今日宰相之位,靠的不仅是权术,更有其坚定的政治理念——中央集权,强干弱枝,维护大一统的帝国格局。而在他看来,萧凡这样的强藩,正是帝国肌体上最大的毒瘤。

陈松的政治理念,根植于他对历史的深刻洞察和对现实的清醒认知。

他熟读史书,深知藩镇割据对一个统一王朝的致命危害。前朝大周,便是亡于各地藩镇拥兵自重,不听号令,最终导致天下分崩离析,烽火连天,百姓流离。那是血与火写就的教训。

“国之大者,在于政令畅通,如臂使指。”陈松常常在内心告诫自己,“若地方权重,尾大不掉,则君命不出京畿,国将不国!”

而萧凡,正是这样一个“尾大不掉”的典型。

他年轻,能征善战,在军中威望极高,尤其是经南川一役,其声望更是如日中天。他不仅是皇族宗亲,更手握南疆重兵,麾下虎啸营骁勇善战,对萧凡个人效忠度极高。如今又通过联姻,与户部尚书李纲结盟,在朝中也有了奥援。

更可怕的是,萧凡并非庸碌之辈。他不仅懂军事,更通权谋,懂得养望于士林(如诗词流传),懂得低调隐忍(如婚后请辞)。这样的人,若放任其坐大,将来会发展到何种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