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一步登天!

那不再是皇帝对臣子的审视,而是一个求道者,看向一位手握真理的“仙师”的眼神。

“平身,赐座。”他开口道。

黄锦立刻躬着身子,搬来一个蒲团,放在了嘉靖皇帝的下手处。

“谢陛下。”苏明理起身,在蒲团上坐下。

他知道,自己已经成功地,通过了第一关。他为自己的知识,找到了一个这个时代能够理解和接受的,神圣的来源。

“苏明理,”嘉靖皇帝换了个称呼,不再叫他“苏爱卿”,而是直呼其名,这在某种程度上,反而是一种拉近关系的表现,“朕且问你,你那《人身篇》中所言,‘不明人身之构造,一切炼养,皆为妄谈’,此话,当真?”

“回陛下,字字属实。”苏明理迎着嘉靖皇帝的目光,沉声说道。

“那你告诉朕,”嘉靖皇帝的身体微微前倾,声音中充满了压抑不住的渴望,“朕,这二十年的丹药,是否……都吃错了?”

这个问题,比刚才那个,还要致命。

小主,

否定,就是否定《人身篇》的理论根基,是自我矛盾。

承认,就等于说,皇帝这二十年,都在做无用功,甚至是在服毒。这是在公然打皇帝的脸。

丹房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

黄锦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他觉得,这个苏明理,今天只要有一个字说错,就会立刻血溅当场。

苏明理的脸上,没有丝毫的慌乱。

他迎着嘉靖皇帝那灼人的目光,平静地反问道:“陛下,学生敢问,您修道求长生,所求者,究竟为何?”

嘉靖皇帝一愣,显然没想到他会反问。他沉吟片刻,答道:“自然是,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与天地同寿,日月同庚。”

“那么,学生再问陛下。一座房屋,若要万年不倒,是该不停地用名贵的材料去修补它外在的破损,还是该先勘察清楚它的梁柱结构,加固它的地基,再谈其他?”

这个比喻,浅显,却又直指核心。

嘉靖皇帝的眼神,剧烈地闪烁起来。

苏明理继续说道:“陛下所服之金石丹药,便如那名贵的修补材料。它们或许能解一时之疾,补一时之虚,但若不知这‘人身’大厦的根本结构,不知药力如何在体内运转,如何被脏腑吸收,又如何排出糟粕。那这丹药,吃进去,是补药还是毒药,便只在毫厘之间。”

“您看,”苏明理伸手指了指嘉靖皇帝面前那本摊开的《格物·人身篇》,“此图,乃人体血脉运行图。心脏搏动,将气血输送至全身。药物入口,经由脾胃运化,其精粹,随气血流转,方能抵达五脏六腑。若丹药之中,含有金石之毒,日积月累,便会淤积于肝肾之内,轻则损伤脏腑,重则……性命堪忧。”

他没有直接说皇帝吃错了。

而是用一种“格物”的,科学的,条理清晰的方式,向他阐述了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以及重金属中毒的原理。

他将评判的权力,交还给了嘉靖皇帝自己。

嘉靖皇帝死死地盯着那幅画着心脏和血管的图,又联想到自己近年来时常感到的胸闷、头晕、精力不济……

一瞬间,冷汗,从他的额角,涔涔而下。

他信了。

不是因为苏明理说得有多玄妙,恰恰相反,是因为苏明理说得太“实”了!

这种建立在解剖学基础上的药理学解释,比他听过的任何“高人”的“阴阳五行”、“君臣佐使”的理论,要清晰、直白、有说服力一百倍!

“那……那依你之见,该当如何?”嘉靖皇帝的声音,已经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和……恐惧。

他怕死。

正是因为极度的怕死,所以他才会疯狂地追求长生。

而现在,苏明理告诉他,他这二十年来追求长生的方式,可能恰恰是在加速自己的死亡。

这种颠覆性的认知,带给他的冲击,是无与伦比的。

苏明理知道,火候到了。

他沉声道:“回陛下,长生之道,分为‘筑基’与‘炼养’二境。”

“何为筑基?”嘉靖皇帝急切地追问。

“格物致知,洞悉人身之秘,便是‘筑基’。”苏明理回答,“《人身篇》只是第一步。唯有先将我们自己的身体,研究透彻,方能谈得上,如何去‘修复’它,‘强化’它,最终,‘超越’它。”

“此为‘正本清源’。本不清,源不正,一切炼养,皆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