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辅大人,”徐阶放下奏疏,率先开口,声音沉稳,“此事若真,乃我大周之幸,苍生之福。依下官之见,当立刻遣工部官员,前往清河,核实真伪,若属实,则当不吝赏赐,大力推行。”
他的态度,是积极的,是务实的。他看到了此事背后,对国家社稷的巨大好处。
严嵩闻言,淡淡地瞥了他一眼:“徐阁老,稍安勿-躁。此事真伪尚在两可之间,若大张旗鼓派京官前往,一旦查出是地方官吏的谎报,岂不令朝廷威严扫地?届时,又该如何收场?”
他顿了顿,将自己的两道密令,缓缓道出。
“……先由按察使司暗中核实,再由锦衣卫彻查其人。待一切水落石出之后,再行商议,方为万全之策。”
此言一出,内阁之中,顿时一片沉寂。
谁都听得出,严嵩此举,看似稳妥,实则暗藏杀机。
按察使司核实“物”,锦衣卫调查“人”。双管齐下,看似公允,但锦衣卫是何等所在?那是皇帝的爪牙,是诏狱,是血腥!让锦衣卫去查一个年仅八岁的秀才,这本身,就是一种极度的不信任,甚至是一种潜在的威胁!
徐阶的眉头,紧紧地皱了起来。
他与严嵩,政见不合,明争暗斗多年。他立刻就嗅到了严嵩此举背后的真实意图。
严嵩,这是不相信,或者说,是不愿意相信,这份泼天的功劳,会出自一个与他毫无关联,甚至隐隐与自己(徐阶)这边有所牵连的少年身上!
他这是要“摘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