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格物致知

苏家村的祠堂议事,如同一场酝酿已久的风暴,在平静的乡野间席卷而过。

其带来的震撼与余波,远比苏明理高中“小三元”那虚无缥缈的荣耀,来得更加具体、更加猛烈。

当苏明德次日傍晚驾着骡车回到清河县的新宅时,他带回来的,不仅仅是办妥差事的喜讯,更是一卷沉甸甸的、由族长苏有德亲笔书写、加盖了宗族大印的“投献田亩清册”。

清册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苏家村九成以上族人自愿挂靠的田亩数目,总计高达八百七十三亩。

这意味着,从今年秋收开始,苏明理一家,单凭这“庇佑族人”的义举,每年便可获得近三百亩地的赋税作为“租金”。

这笔收入,足以让任何一个耕读世家,过上无比优渥的生活。

夜里,苏家饭厅的灯火亮到很晚。

苏大山摩挲着那份清册,手指因激动而微微颤抖。

他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从未想过有朝一日,自己能以这样一种方式,与如此广袤的土地联系在一起。

他看向苏明德,眼神里是前所未有的认可与骄傲,“明德,此事你办得好,办得敞亮!像个当家的样子了!”

苏明德被父亲夸得有些不好意思,黝黑的脸上泛起红光,他憨厚地笑了笑:“都是二郎计策好,我就是跑个腿,传个话。”

张氏则在一旁,一边用袖子擦着眼角,一边不停地给两个儿子夹菜。

她嘴里念叨着:“好,好,这下好了,咱们家,算是彻底站稳脚跟了。往后你大哥的书坊,你二郎的学社,都有着落了。”

王氏看着丈夫被全家人夸赞,心中比自己受了表扬还要高兴,她望向苏明理,那眼神里的感激与崇拜,已经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这个年仅八岁的小叔子,不仅以一己之力改变了全家的命运。

更在无形之中,将她的丈夫,从一个只会埋头种地的农民,一步步塑造成了一个能独当一面的家族支柱。

苏明理安静地吃着饭,听着家人的欢声笑语,心中一片温暖。

他知道,这只是第一步。

一个家族的兴盛,绝不仅仅依靠经济上的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