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是静谧的清河县城夜色,偶有几声犬吠或更夫的梆子声传来。
窗内则是少年伏案苦读的专注身影,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仿佛在谱写着一曲通往更高远未来的激昂序曲。
张氏不在身边,陈府的仆妇虽然也会送来宵夜点心,但他常常会因为沉浸在书海之中而浑然忘却。
而就在苏明理于清河县潜心备考,静待院试佳音的同时。
他那份由河间府知府孙明哲亲自撰写荐表,并附上了府试答卷原件的文书。
也早已快马加鞭,一路向北,送抵了冀州省学政衙门。
这封分量十足的荐表,以及那份足以让任何一位饱学之士都为之动容的答卷,很快便被呈送到了当今大周朝冀州省提督学政——年过花甲、须发皆白,却精神矍铄,目光如电,以学识渊博、治学严谨、且素有爱才之名、铁面无私着称的鸿儒徐阶徐大人的案头。
徐阶为官数十载,宦海浮沉,早已练就了一双洞察世事的火眼金睛。
他主持过多次院试、乡试,见过的青年才俊不知凡几,能真正让他刮目相看者,却是寥寥无几。
寻常地方官员的吹捧之词,或是那些略有几分才气便沾沾自喜的年轻学子,早已无法让他动容分毫。
起初,他对孙明哲这封措辞近乎夸张,将一个八岁童生誉为“百年难遇之奇才,国之栋梁之佳选”的荐表,并未太过在意,甚至还有些不以为然。
他只当是孙明哲这位下级官员发现了一个有些天赋异禀的孩童,爱才心切之下,不免有些言过其实,想要借此博取自己的关注罢了。
毕竟,“八岁府试案首”这种事情,听起来确实有些匪夷所思,近乎天方夜谭,便是话本小说也不敢轻易这般编排。
然而,当他处理完手头积压的诸多繁杂公务。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独自一人在清净的书房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徐阶就着窗外透进的明亮天光,抱着几分姑且一阅的心态,耐着性子,翻开那份据说是出自一个八岁孩童之手的府试答卷时。
他那双阅尽天下文章、早已波澜不惊、古井无波的深邃眼眸。
却骤然间精光暴射,仿佛有两道无形的厉电划破了书房内的宁静与沉闷!
他先是漫不经心地扫了一眼那两篇八股文,其字迹之工整清秀,笔力之沉稳老练,便已让他微微有些讶异。
待他细细品读其破题之精妙,承转之自然,以及那股法之纯熟老道,俨然已是浸淫此道数十载的老手方能达到的境界。
徐阶那张素来严肃的脸庞上,也不由得浮现出一丝难以察觉的动容。
他微微颔首,心中暗道:“此子八股功底确实非同凡响,远非寻常童生所能企及,单凭此,孙明哲称其为案首,倒也不算过分。”
随后,他又将目光投向了那首《河间府春望》的试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