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知县见时机成熟,便当即拍板,决定选取其中几项较为容易入手、且见效快的措施,先行试点。
其一,便是针对官民相睦。
在县衙大堂外设立“鸣冤鼓”与“建言箱”。
百姓若有冤屈,可击鼓鸣冤,县尊将亲自审理。
若有对县政治理的良策或意见,亦可投入建言箱,由专人整理后上报。
同时,赵知县下令严查各房司吏员有无吃拿卡要、故意刁难百姓之举。
一经查实,从严惩处,绝不姑息。
其二,针对乡邻互助。
由县衙发出公文,鼓励各乡各村,参照苏明理策论中的建议,推举德高望重之乡绅耆老,共同修订或完善本村乡约。
并设立“乡老议事堂”,负责调解村民间的日常纠纷,力求将矛盾化解在基层,消弭于萌芽。
其三,针对教化人心。
赵知县责令县学陈教习牵头,联合县内几位名宿,共同编撰一本通俗易懂的《清河县乡民行为规范》小册子。
内容涵盖孝亲敬长、邻里和睦、诚实守信、勤劳节俭等基本道德准则。
待编撰完成后,印刷分发至各村社学,由村中秀才或识字之人向村民宣讲。
这些措施一经颁布,便在清河县内引起了不小的反响。
最初,百姓们大多将信将疑。
毕竟,官府的告示贴了不少,真正能落到实处的却不多。
但当真有几位平日里受了小吏欺压的百姓,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去衙门口击了鸣冤鼓。
而赵知县果然亲自升堂问案,并迅速查明真相,严惩了涉事吏员,为百姓讨回了公道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