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案首之名,是过往努力的印证,却非将来成就的顶点

秋风渐爽,吹散了苏家村笼罩多日的阴霾,也拂去了苏明理一路的风尘。

辞别了依依不舍的家人,怀揣着族人沉甸甸的期盼与恩师的谆谆教诲,苏明理再次踏上了前往清河县的道路。

车夫是苏族里一个稳重的中年汉子。

一路无话,骡车行得平稳。

苏明理端坐车中,并未因案首之名和家境的好转而有丝毫懈怠。

他手中捧着一本陈教习先前赠予的《礼记注疏》,时而凝神细读,时而闭目沉思。

抵达清河县城时,已是午后。

苏明理先命车夫将车赶往了陈教习的府邸。

尊师重道,是这个时代的版本主流。

无论取得多大的成就,启蒙与授业恩师的教诲,他须臾不敢忘。

陈府的门子早已认得这位年纪轻轻却才华横溢的苏案首,见他到来,不敢怠慢,连忙躬身行礼,一面引着苏明理入内,一面飞奔进去通报。

不多时,陈敬之便从书房中迎了出来。

他依旧是一身朴素的儒衫,面容清癯,眼神却比往日更多了几分温和与欣慰。

“明理回来了,家中诸事可还顺利?”陈敬之捋着短须,微笑问道。

苏明理恭恭敬敬地行了弟子礼,方才起身回话:“劳恩师挂怀,家中母亲身体已无大碍,疯癫的族兄也由族中安置妥当,先前扰乱乡里的刘神婆,亦被扭送官府,受到了应有的惩处。”

“族中对学生的学业也颇为支持,如今已无后顾之忧。”

他言简意赅地将家中的主要变故和处理结果向恩师做了汇报。

陈敬之听着,不住点头。

尤其听到苏明理提及刘神婆之事,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嗯,你能不逞一时之快,而是联合乡邻,将其诉诸公堂,此举甚好。”

“既惩治了恶人,又免了私下处置可能引来的非议,还为乡里除了一害,可谓有勇有谋,顾全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