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都在按照齐远山的计划进行着。

因为有【Sold】的存在,所以【Call】在这轮的拍卖中制造了很大的变数。

如果想要拍得这件拍品,首先要做的就是消耗掉所有人的【Call】。

在之前对【Call】的理解中,齐远山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

在使用【Call】的时候,会出现【好】和【坏】两种结果。

这一点毋庸置疑。

但【好】和【坏】两种结果出现的比例却不是各占一半。

首先齐远山非常明确自己的目标。

17号拍品和他已经拍得的另外一件真品有很大的关联。

也就说明,这件拍品和其他人比起来,对他的价值更大。

所以,如果300万是这件拍品对于其他人的底线的话,那齐远山的底线就要比300更高一些。

甚至可以不惜代价的拍到这件拍品,来验证数字拼图的概念。

所以他的目标从一开始就是一定要拍到这件拍品。

而当拍品的出价高于300万的时候,他成功拍得这件拍品的概率就几乎可以达到99%。

但前提是,他要和其他人先展开一轮竞价。

可如果在竞价的过程中,当自己取得优势的时候,对方使用了【Call】,并且以【Sold】结束这轮拍卖,就是最失败的结果。

但【Call】的存在必然会有这样的偶然性,所以越早消耗越好。

如果一开始就有人用【Call】直接拍到了这件拍品,也只能说明那个人运气太好。

但这只是一个概率问题,这个概率也非常小。

在齐远山听到【Call】的规则时,就大致清楚了。

六种投出的结果中,看起来【好】和【坏】的比例是三比三。

其实不然,除了【Sold】之外,其他都算不上是好的结果。

因为既然想要得到这件拍品,就要竞价。

竞价是会持续发生的。

所以【Down】和【Half】并不能算的上是【好】的结果。

只能算是让竞价重来一次的【中性】结果,算不上好,也算不上坏。

从当前出价在这几轮的变化就能验证这个道理。

齐远山出价的100万,经过了两轮【Call】之后,依然还是100万。

这样一看,六种投出的结果就完全变了样子。

【坏】的结果有三种,【中性】的结果有两种。

而【好】的结果只有一种,那就是【Sold】。

当然,齐远山的计划也有一些赌的成分,但他赌的不是自己能投出【Sold】。

而是他赌只有1/6的机会,没人能够投出【Sold】。

在使用【Call】的时候,其他五种结果都不影响他用高于300万的出价拍得这件拍品的概率。

这样一来,当所有的【Call】全部被消耗,就没人能够和他竞争了。

他也就能顺理成章的拍得这件拍品。

这就是他全部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