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新皇新政

李天泽正式登基成为大魏皇帝后,坐在那象征至高权力的龙椅上,俯瞰着整个朝堂,心中满是对大魏未来的憧憬与规划。他深知,大魏历经风雨,百废待兴,若想重振国威,让百姓安居乐业,推行新政已是刻不容缓。

在登基大典结束后的第二天清晨,阳光透过厚重的窗帘,艰难地挤入御书房,在地面上洒下一片片斑驳的金色光斑。御书房内,李天泽早早地便坐在书桌前,他的面前摊开着数张宣纸,纸上密密麻麻写满了字,那是他对新政的初步构想。李天泽眉头微蹙,时而托腮沉思,时而提笔在纸上圈圈画画,神情专注而凝重。

“陛下,林大人和苏大人求见。” 门外传来太监尖细且恭谨的声音。

“快请进来。” 李天泽放下毛笔,迅速整了整衣冠,坐直身子,高声应道。

片刻后,林羽和苏哲稳步走进御书房。两人踏入书房,一眼便瞧见李天泽一脸疲惫却又满含斗志的模样,心中不禁暗暗佩服。只见李天泽的眼眶微微泛红,显然昨夜为了新政之事彻夜未眠,可那双眼眸中却燃烧着炽热的光芒,仿佛藏着无尽的能量。

“陛下,您昨夜又熬夜了吧。” 林羽满脸关切,快走几步上前说道,眼中满是心疼。

李天泽微微一笑,笑容中带着几分疲惫却又透着坚定,说道:“朕既已登上皇位,便要为大魏的百姓负责。如今大魏局势复杂,内有楚藩王势力暗中搅局,朝堂吏治腐败,民间百姓生活困苦;外有边境战事吃紧,燕国虎视眈眈。朕怎能懈怠。二位先生,今日召你们前来,是想与你们商讨一下新政的具体事宜。”

苏哲微微点头,神色认真,说道:“陛下,臣等也正有此意。如今大魏面临内忧外患,朝堂之上楚藩王势力仍在暗中作祟,民间百姓生活困苦,边境战事也不容乐观。新政的推行,必须要谨慎为之,否则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更大的危机。这新政,牵一发而动全身呐。”

李天泽微微皱眉,目光坚定地看向远方,仿佛能穿透墙壁,看到大魏的未来,说道:“朕自然明白。但若是因害怕危机而裹足不前,大魏何时才能繁荣昌盛。朕打算先从整顿吏治开始,如今朝堂之上,官员腐败现象严重,收受贿赂、任人唯亲之事屡见不鲜,这不仅影响了朝廷的公信力,也让百姓苦不堪言。只有整顿吏治,才能为后续的改革奠定基础,如同建房要先打好地基一般。”

林羽背着手,在书房内踱步沉思片刻后,停下脚步说道:“陛下圣明。整顿吏治,首先要制定严格的官员考核制度,明确官员的职责与奖惩标准。对于那些贪污腐败、不作为的官员,必须严惩不贷,杀一儆百;同时,要拓宽选拔人才的渠道,选拔一批有才能、有担当的官员,充实到朝廷中来,为朝堂注入新鲜血液。”

李天泽微微点头,眼神中满是赞许,说道:“林先生所言极是。朕还打算推行一项新的税收政策,减轻百姓的负担。如今百姓生活困苦,面朝黄土背朝天,辛勤劳作一年,收获的粮食大半都要用于缴纳繁重的赋税,这无疑是雪上加霜。朕要让百姓感受到朝廷的关怀,让他们能够安居乐业,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生产中去。”

苏哲微微颔首,补充道:“陛下,这税收政策的改革,确实是当务之急。但在改革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平衡朝廷的财政收入。否则,朝廷的正常运转,诸如军费开支、水利建设等事务,也会受到影响,到时候顾此失彼,反倒不美。”

李天泽微微一笑,自信满满地说道:“苏先生放心,朕已经考虑到了这一点。朕打算通过鼓励商业发展,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商户扩大经营,增加商业税收,来弥补农业税收的减少。同时,削减一些不必要的开支,比如精简宫廷的一些冗余用度,确保朝廷的财政收支平衡,做到开源节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