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家书房不大,却充满了古旧书籍特有的墨香和沉淀感。靠东墙的书架最下层,果然如丁爷爷所说,摆放的并非经史子集,而是一些封面模糊、纸张脆黄的杂书。
李信对有这么多书籍的丁爷爷肃然起敬。自己的父亲依然是爱书爱到骨子里,今天又见一位。干净的书架,整齐有序的排放,这一切,并不代表装饰,更代表对知识的尊重与对作者心血的珍惜。
丁凯还在纠结“神”和“门槛”的问题,李信却已蹲下身,小心翼翼地抽出其中几本。书名多是《百工异闻录》、《民间机巧拾遗》、《南山樵异事记》之类,一看便知非正统典籍,更像是古代匠人或乡野奇人的笔记杂谈。
李信刚翻开一本《百工异闻录》,目光立刻被其中一篇关于“周代偃师”的简短记载吸引,上面模糊地描绘着一种能歌善舞的“偶人”,其核心驱动并非机簧,而是一种被称为“心璇”的奇异物质,能与人的意念产生微弱共鸣。他正看得入神,手腕处的腕带震动起来。
腕带,故名是戴在手腕处。环状,如手镯装饰,是不喜欢或是对小孩不方便用手机的最好选择。有两公分宽的,功能复杂电讯产品,通讯只是其中之一,可选择实时通话改换成全息投影。基本上都带有智能体,同时掌握身体健康的信息。
来电显示是一个陌生号码,但李信心中一动,有种预感。他示意丁凯安静,接起了电话。
“喂,是李信同学吗?”电话那头传来一个还算熟悉的声音,正是刚才科技大厦的黄助教,语气比之前更加热情,甚至带上一丝不易察觉的急切,“不好意思打扰你。关于买断的事情,组委会那边又紧急评估了一下,认为你们的作品潜力巨大,愿意将买断价格提高到一百五十万!而且可以立刻支付!不知道你们考虑得怎么样了?”
李信眼神一凝。
这么快就主动联系,还特意加价五十万?
虽然,这已经远远超出一个高中生科技竞赛作品的正常价值范畴了。对方的目的性太强,几乎不加掩饰。
“难道‘漏洞制造生发器’有大用处?应该是!想想自己当时不是使用生发器,撕开一道裂缝。难道有人知道‘……生发器’是用精神力驱动?并且了解能力越强,效能越大?还好,暴露的只是原形机。”想到这,李信顿时毛骨悚然,冷汗直冒。
他捂住话筒,快速对丁凯低声道:“黄助教,一百五十万买断。”他想知道大头的对此的反应。
丁凯倒吸一口凉气,眼睛瞪得溜圆,差点叫出声,被李信用眼神死死按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