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情报分析,化工厂地图与风险权衡。

苏清瑶埋头在一堆废弃罐头和包装袋中,小心翼翼地剥离着金属外皮和塑料薄膜,将它们分门别类放好。这项工作枯燥却让她感到一丝奇异的安心,仿佛通过这种简单的劳动,她就能在这个冰冷的末世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换取那一点点宝贵的安全感。

凌骁坐在控制台前,屏幕幽光映照着他冷峻的侧脸。他的目光并未停留在监控画面上,而是聚焦在一张被他摊开在操作台上的、略显陈旧的纸质地图上——这是他之前从仓库办公室找到的本市详细区域地图。

他的手指,精准地点在地图北区的一个坐标上。

泰丰化工厂。

它的占地面积比凌骁预想的还要大。地图上显示,它并非孤零零的一个厂区,而是由一片主厂区、数个大型储罐区、一片办公生活区以及配套的铁路专线和码头组成,俨然一个自成一体的小型工业王国。这在末世前意味着产值和税收,而在现在,则意味着难以估量的复杂性和危险。

“北区……‘泰丰’化工厂……救命!它们太多了!啊——!!!”

那段绝望的求救信号再次在他脑中回响。

求救者没有说明他们在化工厂的具体位置。主厂房?办公楼?储罐区?每一个可能性都意味着截然不同的行动路线和风险等级。

他的目光仔细扫过地图上的每一个细节。

化工厂的主要入口在东南侧,连接着主干道,但那里地势开阔,一旦被尸群围堵,几乎就是死路一条。西侧靠近铁路专线,地势起伏较大,可能有围栏破损处,但铁路沿线通常视野较差,容易遭遇伏击。北面毗邻河道和码头,水路或许是一条潜在的撤离路线,但码头区通常空旷,缺乏掩体,且水下可能隐藏着未知的变异生物。

厂区内部的道路错综复杂,管道纵横,高大的反应釜和储罐如同钢铁森林,既是良好的掩体,也是视线盲区和埋伏的绝佳地点。

更重要的是——化工厂本身。

地图上那些标注着“剧毒”、“易燃”、“易爆”的符号,此刻看来格外刺眼。

末世爆发时的混乱,可能导致了化学品泄漏、甚至爆炸。那里的空气可能充满毒雾,地面可能被腐蚀性液体覆盖,某些区域可能处于极度不稳定的状态,一个微小的火花就可能引发灾难性的连锁反应。

在那里,威胁不仅仅来自丧尸,更来自环境本身。

而丧尸,在那种特殊环境下,会不会产生更诡异、更危险的变异?比如,携带化学毒素?或者对火焰、腐蚀有特殊抗性?

未知。一切都是未知。

凌骁的眉头越皱越紧。

高风险,往往伴随着高收益。这是末世的铁律。

军队或幸存者如果曾在那里建立据点,必然遗落武器弹药,甚至是珍贵的能源(比如柴油发电机、燃油)。化工厂本身的原料和产品中,或许有能用于制造武器、陷阱、甚至驱动某些设备的特殊物品。而高密度丧尸本身,就意味着海量的杀戮点数。

但这一切的前提是——他能活着进去,并且活着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