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大胆的计划迅速在脑中成形。
他无法直接抽取深埋的地脉,但他可以……“窃取”这些已经被引导到城市下方的、无人在意的微弱能量!
接下来的几天,林凡化身成了小区里最关心市政工程的“热心市民”。他借着散步的机会,仔细观察着管道的走向、深度、接口位置,甚至和施工的工人闲聊,套取管道材质、水温、压力等看似无关紧要的信息。
最终,他确定了目标:楼体外墙深处,一段位于地下约三米、相对老旧、监测设备也最少的暖气回水管道。回水温度较低,能量波动更弱,更不易被察觉。
如何“窃取”成了下一个难题。他不可能挖开路面去直接接触管道。
又一次,炼器的知识提供了思路。他需要制作一个特殊的“能量感应与中转装置”。
材料再次成了问题。他不得不再次冒险,动用最后一点积蓄,从网上零散购买了高磁导率的合金薄片、压电陶瓷片、以及一小块用于信号中继的微型芯片板。
炼制过程比制作匿踪符更加复杂。他需要让这个装置能隔空感应到管道中流体携带的能量场,并将其极微弱地“耦合”出来,通过压电效应和芯片的初步滤波整流,转化为一丝极其稳定、可直接被吸收的直流能量脉冲。
这几乎是在微米尺度上进行一场能量层面的精密手术。林凡耗尽了全部心神,真气一次次透支,又一次次恢复。失败的材料堆满了角落。
终于,在一个凌晨,他成功了。
一个只有火柴盒大小、由多层奇异材料压制而成的扁平装置静静躺在他手心。它没有任何外露的接口或指示灯,表面光滑如鹅卵石。
他悄无声息地来到楼栋背面的地面,找准了大致位置,将这个小装置半埋入疏松的泥土中,让其尽可能靠近地下的目标管道。
回到家中,他盘膝坐下,屏息凝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