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嬷嬷瞥了他一眼,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不屑:“你本就不是会说软话的人,又带着几分敷衍的心思去,林姑娘何等聪明,怎会瞧不出来?要我说,前两次没成,不是林姑娘难伺候,是咱们派去的人,没找对路子。”
贾母一听,赶紧追问:“那依你看,该找什么路子?你可有法子让林丫头松口?”
赖嬷嬷放下茶盏,身子微微前倾,眼神变得笃定起来,声音也提高了几分:“老奴跟着老太太几十年,从您嫁进贾府,到姑娘长大,再到姑娘嫁去江南,哪件事老身没看着?”
“论情分,林大姑娘和林二姑娘,得喊老奴一声‘嬷嬷’;论资历,府里上下,除了老太太,谁也没老奴更懂姑娘家的心思。”
她顿了顿,抬手拍了拍自己的胸脯,语气掷地有声:“老太太要是信得过老奴,就派老身去江南!老奴保证,定能把林大姑娘和林二姑娘平平安安接回府来,让她们心甘情愿跟着老奴走!”
这话一出,荣庆堂里瞬间安静了。贾母眼睛都瞪得圆圆的,显然没想到赖嬷嬷会主动请缨。
王夫人也放下了帕子,满脸惊讶地看着赖嬷嬷。
王熙凤更是挑了挑眉,眼底闪过一丝意外,她原以为赖嬷嬷只会在府里伺候贾母,没想到竟有这般底气。
周瑞家的在一旁,脸上满是尴尬,却不敢反驳,赖嬷嬷是贾母的红人,资历又老,她哪敢说半个“不”字。
贾母最先反应过来,往前凑了凑,语气里带着几分急切:“你真有把握?那林家丫头可是连周瑞家的都敢扔出去,还放话要把礼盒送盐运司,脾气硬得很啊!”
“硬脾气也怕软磨功,更怕‘情分’二字。”赖嬷嬷胸有成竹地说,“老奴去了,不跟她讲什么规矩、什么排场,就跟她讲旧事,讲她母亲小时候在府里的模样,讲老太太当年多疼她母亲,讲咱们贾府和林家几十年的交情。人心都是肉长的,她再硬气,还能不认外祖母的情分,不认母亲的旧情?”
她又补充道:“再说,老奴还会带上老太太您的贴身玉佩,那玉佩是您当年嫁给老太爷时带的,后来给了姑娘,姑娘走后您又收了回来。”
“如今让老奴带去,就说是您的心意,是盼着她们姐妹俩平安的念想。这玉佩比什么金银珠宝都金贵,林姑娘见了,自然知道您的诚意。”
王熙凤在一旁听着,忍不住点头附和:“嬷嬷说得是!这情分和信物最能打动人,比派多少人、带多少礼都管用!老祖宗,依孙媳妇看,派嬷嬷去最合适不过了!”
王夫人也松了口气,轻声道:“是啊,老太太,赖嬷嬷办事妥帖,又有资历,林姑娘就算再脾气硬,也该给嬷嬷几分面子。”
贾母看着赖嬷嬷笃定的眼神,又听着王夫人和王熙凤的附和,心里的顾虑渐渐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