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大典的筹备,并非百年之功便可轻成。自魔渊之战落幕,百界联盟议定册封之仪那日起,整个洪荒便陷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筹备热潮。主坛选址不周山巅“盘古祭天坪”的决议刚出,三清便亲率昆仑墟众弟子开凿山道,将原本仅容数人通行的天路拓建成可容千骑并行的圣道,道旁每隔百丈便立一尊青石牌坊,坊上刻满自开天以来的护道事迹,从女娲补天到大禹治水,从夸父追日到后羿射日,字字泣血,笔笔含光。
坛基的浇筑更是动用了洪荒三成的鸿蒙紫金储备。九天息壤取自幽冥血海之畔的息壤本源,需由女娲亲以造化之力温养百年,方能去除其中的幽冥浊气。浇筑之日,万仙齐至,三清布下“太极两仪阵”调和阴阳,接引、准提以佛门“普渡金光”净化杂质,女娲则以“山河社稷图”笼罩坛基,确保每一寸浇筑都蕴含均匀的造化道韵。九层护道阵法的布设更显艰难,第一层“二十八宿星辰阵”需采集二十八宿的核心星核嵌入阵眼,太白金星率十万天兵历时三十年,才从星辰海逐一取回;第九层“鸿蒙护道阵”的阵眼开天圣钥投影,更是孙悟空以自身混沌魔猿真血为引,耗费三年时光才与盘古残魂共鸣而成。
坛周九尊圣像的炼制堪称洪荒工艺的巅峰。盘古圣像由不周山核心玉石雕琢,特邀洪荒第一工匠鲁班亲自主刀,历时五十年才刻出盘古开天的神韵,圣像左眼嵌“太阳精魄”,右眼嵌“太阴真核”,胸口刻“开天斧痕”,每一道纹路都与盘古残留道韵相连。三清圣像取自昆仑墟的万年玄冰,由太上老君以“八卦炉”炼化九九八十一年,圣像手中的太极图、盘古幡、通天剑皆为法宝投影,虽非真品,却能引动原着的三成道韵。最令人惊叹的是女娲圣像,其发丝由九天彩丝编织,肌肤以“息壤玉”雕琢,裙摆处刻满人类繁衍的图腾,圣像落成之日,整个洪荒的人族都自发跪拜,万道香火汇聚成河,融入圣像之中。
大典开启之日,洪荒四极皆现异象。东方东胜神洲,花果山的千年古松突然绽放金花,每朵金花中都坐着一个迷你石猴,齐声诵读《护道经》;西方西牛贺洲,灵山大雄宝殿的十二品金莲盛开,花瓣上浮现出百界护道的场景;南方赡部洲,神农架的神农鼎自主升空,鼎中飞出万千药香,滋养着洪荒的生灵;北方北俱芦洲,冰雪之下的远古灵脉复苏,喷出的灵气化作仙鹤,盘旋着飞向不周山。更有甚者,幽冥地府的奈何桥旁,孟婆亲手熬制了“护道汤”,饮过汤的魂魄若曾有护道善举,便会浮现出金色印记,转世后可获灵根加持。
大典前三日,皆是各方势力的朝贺之仪。首日出贺的是三清一脉,太上老君携“太极图”,元始天尊携“盘古幡”,通天教主携“诛仙剑阵图”,三大先天至宝同时展开,在不周山上空形成一道道韵屏障,护住整个大典会场。第二日,女娲率人族七圣前来,带来了人族万年积累的“功德金轮”,金轮悬于坛顶,释放的功德之力让在场修士的道心都变得澄澈。第三日,西方佛门、幽冥地府、星空仙域等势力齐聚,灵山的十八罗汉摆出“降魔阵”,十殿阎罗带来了“轮回珠”,星空仙域的星主献上了“星辰核心”,各方宝物汇聚,让盘古祭天坪的圣韵浓郁到了极致。
当第四日的晨旭初升,坛心的“鸿蒙圣道碑”终于有了异动。起初只是一丝微弱的金光从碑缝中渗出,片刻后便化作七彩霞光冲天而起,将整个洪荒都笼罩在霞光之中。碑体从青灰色逐渐转为鎏金,表面的纹路如同活过来一般,开始流淌、重组,最终形成了“诸天护道名录”。名录之首的“盘古:开天辟地,身陨护界”八个字,是由纯粹的开天圣韵构成,字迹浮现时,整个洪荒都响起了盘古开天的轰鸣声,仿佛那位远古圣神再次降临。
名录滚动之际,洪荒万灵的共鸣达到了顶峰。花果山的石猴族群将千年灵果抛向空中,灵果破碎后化作漫天灵气,融入护道金光;昆仑墟的三清门徒奏响钧天广乐,乐声中蕴含着教化众生的道韵,让在场的修士都有所感悟;普陀山的佛门弟子吟诵《护道经》,经文化作金色梵文,在空中组成佛门的“卍”字印记;幽冥地府的十殿阎罗率阴兵摆出“幽冥护道阵”,阵中飞出万千阴魂的祈福之声,虽为阴魂,却满含对护道者的敬意。就连远在海外仙岛的散修们,也纷纷祭出自己的本命法宝,以法宝共鸣遥相呼应。
孙悟空的“诸天护道总圣”册封,无疑是大典的核心环节。当盘古残魂的金色魂影从鸿蒙圣道碑中走出时,整个祭天坪都陷入了绝对的寂静,唯有开天圣钥的嗡鸣响彻云霄。这道魂影虽非盘古真身,却蕴含着盘古三成的开天本源,身形高达千丈,周身环绕着开天斧的虚影,每一步踏下,都让不周山微微震颤。“孙悟空,”盘古残魂的声音如同洪钟大吕,传遍洪荒每一个角落,“自东胜神洲傲来国仙石孕育而生,目运金光,射冲斗府,惊动天庭。后拜菩提祖师学艺,习得七十二变、筋斗云,水帘洞称雄,号‘齐天大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历大闹天宫之劫,被压五行山五百年,思过悔悟;后随唐三藏取西经,渡化九九八十一难,斩妖除魔,教化众生,证得斗战胜佛果位。魔渊现世,你舍佛果证鸿蒙圣人,于魔渊前线三战三捷,斩魔渊护法三首魔蛟,破噬道魔阵救百界修士,以金箍棒镇住魔渊核心裂缝,护道功绩,亘古未有。”盘古残魂举起开天圣钥,圣钥顶端射出一道金光,在孙悟空头顶形成“护道总圣”的古篆大字,“今赐你‘盘古护道印’,执掌开天圣钥,统御百界圣道。此印可调动盘古残魂道韵护界,可启闭诸天大道联防阵,可册封护道圣职,望你恪守护道初心,护佑鸿蒙三千界!”
话音落下,一枚巴掌大小的金色大印从开天圣钥中飞出,印面刻着盘古开天的图案,边缘环绕着“护道总圣”四个篆字。大印化作一道金光,径直融入孙悟空的道果之中。孙悟空的眉心瞬间浮现出金色的“护道”古纹,背后的大道护世圣莲也从十二瓣增至三十六瓣,每一片花瓣上都清晰地刻着一个护道场景:五行山脱困时的佛光普照,魔渊前线金箍棒横扫魔神的霸气,大道圣殿证道时的异象,诸天联盟立坛时的盛景。
开天圣钥也随之产生变化,柄部自动浮现“总圣”篆文,与孙悟空的混沌魔猿真身彻底绑定。刹那间,远在花果山的定海神针突然发出震天嗡鸣,化作一道万丈金箍棒虚影,冲破云霄,径直飞向不周山,与不周山天柱共鸣。两道巨影交织,撑起一片覆盖洪荒四极的金色护道金光,金光所及之处,奇迹接连发生:凡人修士中,有千万人突破炼气期,引气入体时周身环绕着淡淡的圣韵;金丹修士中,近百万卡在瓶颈的修士晋级元婴,元婴身上都带着一丝护道印记;就连几位卡在鸿蒙圣人瓶颈的老修士,也当场感应到突破的契机,周身道韵翻滚,险些当场突破。
孙悟空单膝跪地,右手握拳抵在胸前:“弟子孙悟空,定不负盘古圣神所托,护道鸿蒙,至死方休!”话音刚落,他的混沌魔猿真身彻底展开,高达千丈,身披金色战甲,手中金箍棒闪烁着开天圣韵,与盘古残魂手中的开天圣钥遥相呼应,整个洪荒的护道阵法都随之嗡鸣,进入了最高戒备状态。
紧随孙悟空之后的,是墨辰的“剑道护道圣尊”册封,其场面之凌厉,丝毫不逊于前者。盘古残魂挥手之间,一道蕴含剑道本源的金光射向洪荒腹地的剑祖陵,陵寝深处,沉寂了亿万年的剑脉突然苏醒,百万道银白色的剑罡冲天而起,如同百万条银色巨龙,在空中汇聚成一条奔腾不息的“剑道圣韵长河”。长河之中,剑祖的残魂虚影缓缓浮现,身披剑袍,手持古朴长剑,周身环绕着亿万道剑纹,正是洪荒剑道的本源道韵。
“墨辰,”盘古残魂的声音中融入了剑道本源,让在场的每一位剑修都感到心神震颤,“你本是昆仑墟一名普通弟子,因痴迷剑道,自请前往剑冢闭关。十万年间,你饮剑露,食剑石,与剑同眠,于剑冢深处悟得开天剑则,铸就鸿蒙开天剑。魔渊之战中,你以一剑破万魔,斩魔渊剑魔首领,破噬道剑阵,救下三千剑修弟子,更在战后于洪荒各地开设剑修学院,传下开天剑则,让剑道护道之念传遍百界。”
剑祖残魂虚影也随之开口,声音中满含对后辈的期许:“吾一生痴迷剑道,却未能在有生之年见剑道护道之盛景。墨辰,你承吾遗志,将剑道推向新的巅峰,吾心甚慰。今赐你‘剑祖护道令’,统管诸天剑修,于剑祖陵设‘剑道魔神堂’,传吾毕生剑道感悟,望你带领诸天剑修,以剑护道,以剑诛魔!”
一枚通体由剑纹构成的令牌从剑道圣韵长河中飞出,令牌正面刻着剑祖的虚影,背面刻着“剑道护道”四个篆字。墨辰单膝跪地,双手接过令牌,令牌瞬间化作一道剑纹,融入他的眉心。他背后的大道剑尊圣莲也随之变化,莲瓣之上长出了一道“开天剑脊”,剑脊上流淌着剑祖与盘古的双重道韵,散发着凌厉而神圣的气息。
不周山的剑石阵也随之自发嗡鸣,千万块剑石同时射出剑罡,在空中组成一幅巨大的“剑道护世图”。图中清晰地演化着墨辰的护道轨迹:剑冢中与剑祖残魂共鸣的瞬间,魔渊前以剑罡破阵的霸气,大道学院中传剑育人的专注,每一个场景都让在场的剑修热血沸腾。诸天剑修感应到剑韵的召唤,洪荒蜀山剑派的弟子拔剑出鞘,剑声齐鸣,组成“蜀山剑阵”;星空仙域的星剑门修士催动星剑,引动星辰之力,化作一道道星剑罡;就连海外仙岛的散修剑者,也对着不周山方向跪拜,剑器共鸣之声响彻鸿蒙三千界。
林小羽的册封则充满了生机与温暖,与前两位的凌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盘古残魂从袖中取出一尊青玉石壶,壶身刻满了造化灵根的图谱,壶嘴处流淌着缕缕生机,正是盘古开天时留存的“盘古造化壶”。这尊玉壶蕴含着诸天造化灵根的本源,当年盘古开天之后,便是以这壶中的生机滋养了洪荒的第一批生灵。
小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