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来自星海的回响

“烛龙之眼”实验室的分析结果和来自深空的引力畸变报告,如同两颗重磅炸弹,在东部战区乃至华夏最高指挥部内部引发了前所未有的震动和激烈的辩论。

敌人不再是模糊的“外星生物”,而是一个确凿无疑的、拥有跨星际投送能力和高度智能的外星文明。这场灾难的性质,从“生物入侵”彻底升格为“文明战争”,是两个物种、两种文明形态为了生存空间和未来主导权的殊死搏斗。

指挥中心紧急召开的绝密会议上,争论的焦点不再是战术层面的得失,而是关乎种族存亡的战略抉择。

“证据链已经完整!”一位负责情报汇总的将军语气沉重,“对方拥有我们无法理解的通信科技,能够投放并远程引导生物-机械混合兵器,其目的极有可能是系统性‘净化’或‘改造’地球生态圈,为它们所用!我们面对的是一个整体的、高度协同的文明意志!”

“难道就因为它们来自星海,我们就只能坐以待毙吗?”一位性格刚烈的装甲兵指挥官拍案而起,“不管它们是什么,只要它们踏上地球,想要毁灭我们,那就打!从林海雪原到荒漠戈壁,我们的祖先什么仗没打过?现在不过是敌人换成了外星杂种!”

“鲁莽!”另一位更加审慎的参谋反驳,“这不是勇气的问题!是科技代差!是维度碾压!你用坦克和步枪,去对抗能跨越光年、操控引力的敌人?这已经不是战争,这可能是……单方面的收割!”

悲观与决绝的情绪在会议室碰撞。所有人都明白,如果那个隐藏在星海深处的文明主体亲自下场,以人类目前残存的科技,几乎没有任何胜算。

“我们并非全无机会。”一直沉默聆听的司令员终于开口,声音沉稳,压下了所有的嘈杂,“首先,对方目前投入的,依然主要是‘寄生兽’这类生物和低级机械单位。这或许说明,直接进行舰队级星际远征对它们而言也并非易事,或者存在某种限制。其次,陆沉同志带回来的样本和情报,以及我们对其网络节点的成功破坏,证明它们并非无懈可击。它们的‘蜂巢思维’网络,既是优势,也可能成为弱点。”

他的目光投向坐在角落的陆沉:“陆沉同志,你的‘可视化’能力,是我们目前唯一能窥探其技术内核的窗口。结合样本分析,对于这个硅基网络的本质和潜在弱点,你有没有更进一步的发现?”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到陆沉身上。此刻,他不再仅仅是一个顾问,而是人类能否找到一线生机的关键。

陆沉站起身,走到会议室中央的全息投影仪前。投影上展示着从节点样本中解析出的复杂能量流图谱和那些无法破译的几何符号。

“司令员,各位首长。”陆沉的声音清晰而冷静,“根据我的感知和对样本数据的分析,这个硅基网络的核心,并非我们传统意义上的计算机程序或者生物神经网络。它更像是一种……基于量子纠缠和时空拓扑结构的‘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