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yt.org 第35章 初访蒙师遭冷眼 外祖鼎力寻良机

听到动静,外公张老汉和外婆也从后堂走了出来。一看亲家和外孙这么早过来,而且脸色不佳,都很是惊讶。

“满仓兄,这是……出什么事了?”张老汉关切地问道。

陈满仓叹了口气,也不再隐瞒,将刚才去沈氏蒙馆碰壁的经过原原本本说了一遍,话语中难掩沮丧和一丝愤懑:“……唉,都怪我,没本事,让人家瞧不起了……只是苦了彦儿,差点被那势利眼耽误……”

张老汉听完,眉头紧锁,气得胡子都翘了起来,猛地一拍桌子:“岂有此理!沈老酸丁!真是越老越糊涂!眼睛里只剩下那点铜臭了!简直有辱斯文!满仓兄,你不必介怀,此等人物,不配为师!彦儿不去他那里,是好事!”

外婆也心疼地拉过陈彦,搂在怀里心肝肉儿地叫着,骂那沈秀才瞎了眼。

发泄了一通,张老汉看着陈满仓,神色却转为欣慰和郑重:“满仓兄,你能如此果断,不顾脸面受挫,第一时间就为彦儿的前程来寻我,足见你对彦儿读书一事的重视和决心!好!太好了!你放心,这事包在我身上!”

他捋着胡须,眼中闪过追忆之色,沉吟道:“沈某人之流,不值一提。彦儿这等天赋,岂能交由庸才糟蹋!我心中已有一人选,若他能点头,必是彦儿莫大的造化!”

他看向陈满仓和陈彦,语气变得认真:“此人姓赵,名文渊,乃是我昔日的同窗。论天赋,他远胜于我,当年可是咱们县里有名的神童,二十岁便中了秀才,二十四岁更是高中举人,名噪一时!论品行,他性格沉稳谦和,从不因家境贫富贵贱而看轻任何人,心中唯有学问二字。”

说到此处,张老汉叹了口气,语气带上一丝惋惜:“只可惜,天有不测风云。他中举之后,本该前程似锦,却接连遭遇父母亡故之痛。守孝六年,期间又恰逢朝廷变故,科考一度中断。待他孝期结束,重拾书本准备进京会试时,已然错过了最佳的时机与心境。接连两次会试失利后,他便心灰意冷,绝了仕进之念,回到镇上隐居,以教书育人和钻研学问自娱,极少再过问外界俗事。因其学问高深,为人又淡泊,寻常人难以请动他收徒。”

介绍完这位同窗,张老汉眼中重新燃起光芒:“但正因如此,若能得他青眼,对彦儿而言,才是真正的幸事!文渊兄看人,从不看衣着门第,只看心性与资质。彦儿既有过目不忘之能,又天性聪颖,或许正能合他的眼缘!我这就亲自带你们去拜访他!成与不成,总要试上一试!”

听到外公要带自己去见这样一位曾经才华横溢、又历经坎坷、品行高洁的先生,陈彦心中顿时充满了好奇与敬意,方才的阴霾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强烈的期待。他仰着小脸,眼睛亮晶晶地看着外公:“谢谢外公!彦儿一定好好表现!”

陈满仓更是激动不已,连连拱手:“亲家!这……这真是……太感谢了!让你如此费心,还要劳动您亲自去求人……”

“为了孩子,我这把老骨头跑一趟算得了什么!”张老汉大手一挥,当即对张守业吩咐道,“守业,你看好铺子。我带你满仓叔和彦儿去一趟赵府。”

说罢,张老汉仔细整理了一下衣冠,神色郑重地领着陈满仓和陈彦,向着那位隐居的赵举人府邸走去。这一刻,初次碰壁的阴郁被亲情的温暖和新的希望彻底驱散。陈彦知道,他的读书之路,虽然开端不甚顺利,但在外公的鼎力相助下,正通往一个远超预期的、可能遇见真正良师的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