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的加热系统撑不过三个小时就会过载烧毁。
我翻遍吴刚的维护记录,终于在一串被加密的生物引擎日志中发现线索:桂树残根仍残留微弱热能——那是上古人用基因工程培育的恒温植物,其根系能与地热脉共鸣,释放稳定热量。
它还在呼吸。
只是没人愿意唤醒它。
我去找常曦。
她站在观星廊尽头,背对着我,望着地球悬于天幕中央,像一枚蒙尘的蓝宝石。
“能不能让守望者协议模拟一次‘春季回暖’?”我问。
她没回头:“你知道这违反了多少条静默法则?”
“我知道。”我说,“但我更知道,你当年选择留下,不是为了当一个看坟人。”
她终于转过身,眼神冷冽如初,却又藏着一丝动摇。
良久,她抬手,在主控台上输入一串密钥。
“这不是调控气候。”她淡淡道,“是情感映射实验,用于评估长期隔离下的心理韧性。编号X-937,仅限72小时窗口期。”
系统接受了这个理由。
下一秒,地脉轻震。
埋藏在静海深处的桂树残根开始苏醒,细密的生物电流顺着根须网络扩散,暖流缓缓渗入土壤。
温度曲线平稳上升,12℃、14℃、16℃……最终定格在18.3℃。
那一刻,第一株蓝雪花破土而出。
花瓣舒展,泛着淡淡的钛合金光泽——它吸收了月壤中的金属离子,竟自己进化出了抗辐射外壳。
风没有来,可它的茎叶微微摇曳,仿佛听见了地球江南水乡的雨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蹲下身,指尖轻触花瓣,低声说:“爸,你看,它活了。”
身后传来脚步声。
是戌土。
它默默站在我身后,肩甲上沾着月尘,手中握着一块熔炼过的金属片,上面刻着一行小字:
“春耕不误,信者常在。”
我没笑,也没哭。只是看着那朵花,忽然明白了一件事——
文明不死,因为它从不依赖重启。
它靠的是有人记得春天的味道,靠的是有人肯为一朵花去骗AI、改系统、违规则。
靠的是,有人愿意在死地上,种出一颗心。
而我现在要做的,是让它戴上戒指。
焊接台已经搭好,材料是我从报废电路板上抠下来的边角料,还有一根断裂的量子导线——原本属于青鸾控制中心的核心链路。
我把它磨成指环雏形,准备用低温焊枪固定结构。
就在焊枪启动的瞬间,阴影笼罩了工作台。
刑天F机甲不知何时出现在门口,全身装甲布满战损裂痕,右臂仍是空荡荡的断口。
它一步步走近,机械眼中闪过一道赤红光芒,忽然抬起仅剩的左臂——
举起焊枪。无需修改
我笑了,焊枪的火光在眼底跳动。
“那就按最高承重标准来。”
刑天F机甲的机械臂稳如山岳,赤红的光学那根断裂的量子导线本已失去相干性,但在它精准的热控下,纳米级晶格重新对齐,仿佛时间倒流,裂痕愈合。
电路板边角料熔成液态金属,在低温等离子束中缓缓包裹核心,形成一圈泛着幽蓝微光的环状结构。
滴——结构稳定性检测完成:承重评级SSS,抗辐射等级Ⅸ,量子纠缠残留值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