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8章 地下交通网

“潜龙计划”在绝密状态下启动。参与挖掘的人员,是从民兵和原有工程队中精心挑选的,不仅要求身强力壮、经验丰富,更要求背景清晰、忠诚可靠,且家庭成员大多在“守望者”体系内。他们被告知将执行一项绝密的长期任务,但具体内容在进入工程前严格保密。

陈浩亲自带队,与几名经验丰富的矿工和土木工程师,开始了前期的秘密勘探。他们利用陈默的空间感知能力(在绝对保密的情况下)辅助,对计划中的隧道线路进行初步的地下结构扫描,避开大型岩石层和地下暗河,选择相对松软、稳定的土层或岩层作为挖掘路线。

勘探队昼伏夜出,像幽灵一样活动在堡垒与各个据点之间的山林中,标记出一条条最优的潜在隧道路径。与此同时,兵工厂的机械车间开始根据陈浩的要求,秘密改造和修复那些缴获或搜集来的小型盾构机部件、矿用轨道车以及通风设备。

二、 黑暗中的开拓:汗水与智慧

第一条试验性隧道,选择连接堡垒与距离最近的前哨站“家园”。当第一批被选拔出来的工人在签署了严格的保密协议后,从堡垒地下深处一个隐蔽的出口进入灯火通明的作业面时,他们才明白自己肩负的任务是何等艰巨而重要。

没有大型现代化隧掘设备的轰鸣,工程更多地依赖于人力、简单的机械和顽强的意志。改造后的小型盾构头在电力驱动下艰难地啃噬着泥土和岩石,后面是工人们用铁锹、镐头进行清理和修整。挖掘出来的土石,被装上轨道车,由人力推送到指定的堆放点,部分用于加固其他地下设施,部分则由陈默利用空间能力,在夜间秘密转运到远离堡垒的废弃矿坑或山谷中进行分散处理,最大限度地减少地面痕迹。

通风是首要难题。大型通风管道被一节节连接起来,依靠堡垒强大的电力驱动鼓风机,将新鲜空气源源不断送入深邃的隧道,同时将污浊空气和粉尘排出。每隔一段距离,还会挖掘垂直的通风竖井,进行辅助换气。

支护工作同样至关重要。吴教授带着他的学生,对挖掘面进行实时监测。在土质松软地段,使用坚固的木材或回收的金属型材制作支撑框架;在岩石地段,则采用锚杆加固配合喷射混凝土(利用库存水泥和自制砂浆)的方式,确保隧道结构稳定,防止坍塌。

隧道内湿度极高,闷热难当,即使有通风,工人们也常常汗流浃背,浑身泥浆。昏暗的灯光下,只有机械的轰鸣、铁器的碰撞和粗重的喘息声交织。但没有人抱怨,每个人眼中都闪烁着一种使命感的光芒。他们知道,自己正在挖掘的,不是普通的坑道,而是家园的生命线,是绝境中的希望之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