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话还没说完,就被陈锋严厉的目光打断了。陈锋的声音如同淬火的钢铁:“接触?向那种视我们为清除目标的疯子低头吗?别忘了林凡的下场!退缩和妥协,只会死得更快,更惨!”
但呵斥之后,陈锋自己也陷入了沉默。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双方实力的差距,也更明白一旦开战,他手下的这些士兵,将要面对何等残酷的战场。那种明知可能牺牲巨大却不得不战的沉重,让他胸口发闷。
陈建国默默地抽着自制的烟卷,烟雾缭绕中,他脸上的皱纹似乎更深了。作为内政总管,他比任何人都了解这份家业的来之不易,也更能体会到如今这份家业所面临的、前所未有的狂风骤雨。他担心的不是自己的生死,而是这成千上万将希望寄托在陈家、寄托在“守望者”身上的人们。
连最跳脱的陈浩,这几天也安静了不少。他几乎吃住都在技术研发中心,眼睛熬得通红,对着那些防空武器的图纸和模型反复计算、修改,嘴里不时喃喃自语“不够,还是不够……”。外部压力的具象化,让他肩上的技术重担变得更加清晰和可怕。
三、陈默的审视与内心的重压
陈默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他行走在堡垒的各个角落,观察着士兵的训练,巡视着工事的进度,倾听着居民们有意压低的交谈。他没有发表慷慨激昂的演讲,也没有斥责那些流露出悲观情绪的人。
他理解这种恐惧。这是面对绝对力量差距时,人类最真实的反应。盲目的乐观和压抑的恐慌,同样危险。
他独自一人时,会站在指挥中心那巨大的沙盘前,目光久久停留在代表“鹰巢”的红色标记上。敌人的轮廓依旧模糊,但其代表的钢铁洪流和空中威胁,却无比清晰。他反复推演着各种可能的进攻路线,己方的应对策略,以及最坏情况下的预案。
每一次推演的结果,都指向惨烈的消耗和巨大的不确定性。他的空间能力是变数,但面对成建制的军队和空中打击,个人的力量终究有其极限。过度依赖能力导致的昏迷,在林凡一战中已经敲响了警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孤立……真正的孤立无援。不仅仅是没有外部的军事援助,更是一种精神上的重压。所有的希望,所有的未来,都压在了“守望者”自身,压在了他陈默的决策之上。一步踏错,不仅仅是个人和家庭的覆灭,更是将这数月来辛苦重建的文明微光,彻底掐灭。
这种压力,远比面对林凡时更加沉重。林凡只是仇敌,是必须要跨越的障碍。而“天神”和“鹰巢”,代表的是一种足以碾碎他们所有努力和希望的、冰冷的、系统性的力量。
夜深人静,他也会感到一丝疲惫和茫然。重生的优势,在这种层面的威胁面前,正在迅速减弱。未来的道路,再次被浓雾笼罩。
四、暗流与微光
然而,就在这片凝重的氛围中,并非全是绝望的暗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