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献点制度已在新控制区全面推行。”在一次内政会议上,负责经济体系的官员汇报,“我们以堡垒仓库的物资储备和信用为背书,强制使用‘家园币’和贡献点进行交易。原有以物易物的混乱局面得到根本扭转,市场秩序初步建立。”
另一名负责民政的官员接着报告:“人口登记同步进行。截至目前,新纳入管理的分散幸存者家庭及小型团体,新增人口二百一十七人,均已进行初步审查和安置。他们被引导至需要劳动力的岗位,或安排在指定区域开垦荒地。”
曾经被林凡势力残酷盘剥的幸存者们,最初是怀着恐惧和观望的态度。但很快,他们发现“守望者”带来的是一种截然不同的秩序。
没有随意的征敛和杀戮,取而代之的是明确的贡献点获取途径——参与建设、清剿丧尸、提供情报、拥有一技之长,都能获得生存所需的资源。虽然制度严格,劳作辛苦,但至少规则清晰,生命和安全得到了基本保障。
堡垒派出的工作队,不仅带来秩序,也带来了希望。苏婉医生组织的医疗小队定期巡诊,发放由堡垒统一生产的、经过验证的草药和基础药品;农业专家吴教授的弟子们,指导新区的幸存者利用即将到来的冬季前的最后时机,播种耐寒作物,修建简易温室。
一种向心力开始形成。许多幸存者主动向哨所汇报周围的异常情况,自愿参加民兵训练,甚至将自家珍藏的、于末世无用的金银首饰拿出来,希望能兑换成更“硬通”的家园币。
经济的纽带和生存的保障,比任何武力威慑都更能将人心凝聚在一起。
三、 外交态势的根本性逆转
“守望者”的崛起,彻底改变了本地的势力格局。
陈雪领导的情报与外交部门,如今变得异常繁忙。
“报告,”一名情报分析员向陈雪汇报,“过去一周,我们接收到来自‘江东安全区’和‘军方安全区’的正式通讯请求各三次,频率远超以往。语气更为谦逊,均表达了加强沟通与合作的意愿。”
陈雪嘴角勾起一丝冷冽的弧度。她清晰地记得,当初兄长陈默试图与这两大势力结盟共抗林凡时,对方是何等的倨傲与敷衍,甚至暗中作壁上观。如今,形势比人强。
“另外,”分析员继续道,“周边确认存在的七个中小型幸存者团体,有五个主动派来了使者,携带礼物,表示愿意附庸,接受我们的制度和领导。剩余两个保持沉默,但监测到其活动范围在主动远离我们的控制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狼群扫清了丛林,百兽自然懂得重新站队。这就是霸主的威势。
陈雪下令:“回复两大安全区,同意建立更高级别的定期沟通渠道。具体合作事宜,等……领袖苏醒后再议。至于那些中小团体,告诉他们,我们欢迎一切遵守‘守望者’秩序的力量。派工作组前去接触,审查,符合条件的,纳入我们的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