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隐含着几分迟疑。
关羽虽勇,却过于骄矜!
况且,
他率荆州主力北上,若江东趁机偷袭后方,又当如何?
但这些话,此刻不便明言。
蜀军亟需一场胜仗提振士气。
否则,
连番败绩之下,
莫说刘备,连亦感心力交瘁。
可惜,
刘备并不知晓,
这将是关羽最后的辉煌!
此战之后,
刘备与孙权两家,
亦将彻底失去扭转乾坤的良机!
不——
准确而言,
这是刘备阵营仅存的翻盘希望。
至于江东,
自孙策、周瑜离世后,
早已无缘逐鹿天下!
指望孙权?
他精于权术制衡,
最擅长的莫过于“十万大军难敌八百敌骑”之壮举!
……
南郑城
汉中战事暂歇,曹舒自定军山拔营,返抵南郑。
此时,曹操率领主力大军抵达南郑。
行军途中,曹操已得知曹舒两次挫败刘备计策,并成功解救夏侯渊的消息。
这让他既感欣慰,又隐隐不安。
若不能建立战功,这一趟岂非徒劳?
果然,刚入南郑城,曹操便收到曹仁从荆北发来的紧急军报。
樊城告急!
荆北形势岌岌可危!
想起与关羽的过往,曹操不禁长叹:云长啊,玄德能得你这样的忠臣,实在令人羡慕!
曹舒闻言立即说道:祖父何必妄自菲薄?刘备有关羽,您麾下也有夏侯惇、夏侯渊、曹仁、张辽等良将。您羡慕刘备,刘备说不定更羡慕您呢!
这番话让曹操豁然开朗。
确实,曹营人才济济,猛将如云,谋士如雨,这些都是他成就霸业的根基。
更何况,他还有曹舒这样出色的继承人,而刘备的子嗣......
想到这里,曹操心中的羡慕之情顿时消散。
但樊城不能不救。
曹操询问曹舒:我打算派于禁增援曹仁,你觉得如何?
曹舒听闻,神色略显复杂。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并非历史的必然,而是情理之中的选择。
在曹操心中,关羽分量极重。
派去支援的主将,即便不能战胜关羽,至少要确保曹仁安全脱险。
按资历排序,曹营中能胜任大统帅之职的将领屈指可数。
夏侯惇身负镇守许都重任,不可轻动。
夏侯渊刚从定军山死里逃生。
曹洪在下卞与刘备军相持不下。
张辽需驻守合淝防范东吴。
如此看来,于禁确是最佳人选。
他治军严明,追随曹操征战多年,战功卓着。
然而此时的于禁已非官渡之战时的悍将。
当年他临危不惧,面对数倍敌军仍能稳住阵脚。
但如今久疏战阵,上次参战还是四年前的渭南之战。
当时仅负责守卫大营,阻截马超铁骑。
此后便专注练兵理政。
这般状态恐难敌关羽。
曹舒进言道:文则将军虽善战,但此战恐非其所长。
关羽气势如虹,需周亚夫般的猛将方能遏制。
且其后方不稳,东吴虎视荆州。
只需挫其锋芒,关羽必陷危局。
曹操立时心领神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