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这里,关羽轻叹一声。
他知道女儿这个愿望很难实现。
但若是能生擒曹舒,倒也未尝不可。
然而关羽没想到的是,事情很快就会发生。
只不过顺序完全颠倒——竟是关银屏被曹舒所擒!
......
关中地区
长安城外
曹舒决定率领虎豹骑进城拜访钟繇。
这位老先生一直对他不错,之前还送来了张菖蒲。
府中
钟繇与曹舒相对而坐。
曹舒开口道:
“元常先生治理有方,关中能恢复繁荣,多亏了您。”
钟繇摆手笑道:
“老夫不过一介书生。”
“真正功劳最大的,是常年镇守前线的妙才将军。”
“若非他坐镇,关中只怕早已生灵涂炭。”
曹舒点头赞同。
夏侯渊虎步关右的威名,正是靠战功累积而来。
当年李傕、郭汜祸乱长安,关中民生凋敝。
经过夏侯渊与钟繇多年治理,才恢复半数繁荣。
提到夏侯渊,二人谈兴更浓。
钟繇叹息道:
“妙才将军这些年来,实在不容易。”
“老夫时常告诫他,莫要总冲在最前头。”
“可他却始终不听。”
“每逢征战,必身先士卒,与将士们同甘共苦。”
曹舒微微颔首,深以为然。
夏侯渊最大的毛病,便是一上战场,便忘了自己是一军统帅。
他仍把自己当作冲锋陷阵的猛将,甚至不顾自身安危。
就在曹舒欲与钟繇一同数落夏侯渊时,一名暗卫匆匆而至,呈上一封夏侯渊的亲笔信。
曹舒接过信,目光渐沉。
钟繇察觉异样,连忙问道:“舒公子,莫非前线战况有变?”
曹舒点头,将信递给钟繇。
信中第一条,夏侯渊决定在定军山扎营。
第二条,定军山各处小道皆布防,以防刘备麾下蛮兵偷袭。
这两条尚属寻常。
可第三条,却令曹舒心神不宁——
郭淮,竟成了马鸣阁道守将。
曹舒分明记得,自己此前曾在军中搜寻过郭淮此人,却一无所获。
换言之,当初他在汉中时,郭淮还未从军。
短短一年多,郭淮竟一跃成为曹营中高层将领,升迁之速,堪称惊人。
是夏侯渊提拔了他?
并非如此。
夏侯渊在信中坦言,郭淮曾请求取代郝昭,镇守葭萌关,但被他拒绝。
想到郭淮在原史上为司马家做的那些事,曹舒愈发觉得此人可疑。
倒非怀疑他是刘备或孙权的细作,而是其动机与目的,实在耐人寻味。
无论如何——
郝昭乃曹舒心腹,郭淮未通半声,便想取而代之,已然触犯曹舒的底线。
呵,以为背后有几家世族撑腰,便可肆无忌惮?
很快,曹舒便会让他明白,何为“自寻死路”。
他向来不讲道理。
护短于己,铁拳对外。
道理?拳头够硬,他便是道理!
曹舒辞别钟繇后,率领大军向汉中进发。
与此同时,葭萌关外战云密布。
刘备集结兵力,正式对葭萌关发起攻势。
守将郝昭面临巨大压力。
为攻克此关,刘备命人打造数辆巨型冲车。
尽管葭萌关地势险峻,但这些冲车仍被艰难推至关下。
就在刘备下令吹响号角,准备强攻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