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舒对老曹的整体构想表示认同。然而,老曹接下来的部署却显得过于急躁。或许是急于平定江东,又或许是渴望一雪赤壁之耻,老曹认为只需再训练一年,曹军水师就能渡江对孙权发动总攻。

对此,曹舒持有不同看法。他早已咨询过降将甘宁、徐盛、贺齐和蒋钦四人。据他们分析,除了已归降的江东水军外,曹军至少需要三年以上的训练,才能在水战中与吴军抗衡,且胜算仅有四成。

这并不奇怪,因为水战天赋几乎是江东将士与生俱来的能力。此次曹舒能够顺利取胜,主要得益于两个因素:一是孙权亲自担任主帅,二是战役发生在陆地,吴军既失去了水战优势,又丧失了防守加成,还叠加了孙权指挥的负面效果。

在这种情况下,除非孙策和周瑜复活,否则曹舒实在想不出吴军有任何取胜的可能。因此,他决定给老曹降降温。进攻江东必须确保一击制胜,就像历史上王濬楼船下益州那样。表面上看西晋灭吴只用了不到一年,但实际上,灭吴计划从平定蜀汉后就已经开始筹备。

在益州,朝廷每年耗费巨资建造庞大的楼船,目的就是为了日后讨伐东吴。

东吴后期,将领叛逃之事屡见不鲜。这不仅是孙皓未能稳定内部局势所致,西晋的暗中策反同样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西晋为此精心谋划了十余年,最终一举攻灭东吴。

曹舒并不希望曹操像历史上的西晋那样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但若想在一年之内彻底击败东吴,简直是天方夜谭。

除非曹舒突然获得一个能召唤百万精锐骑兵的无敌系统!若真如此,他大可直接率军横扫天下。但现实并非如此,因此曹舒建议曹操必须认真训练水军,避免重蹈赤壁之战的覆辙。

与此同时,在江夏郡。

鲁肃收到了孙权派人送来的升迁文书。大都督?他苦笑着,脸上难掩落寞。经历过周瑜之事后,鲁肃早已看清孙权的手段。

江东原本的最高武职是左都督,首任是周瑜,继任者则是鲁肃。如今孙权将鲁肃升为大都督,却剥夺了他的兵权,所有军队都交由新任左都督吕蒙统领。

这分明是 的夺权。但鲁肃无可奈何,他始终对孙权忠心耿耿。交接完所有事务后,鲁肃对吕蒙叮嘱道:子明,我回秣陵后,你一定要与关羽保持良好关系。虽然关羽为人傲慢,但有他镇守荆州,我江东在荆襄一带就有了屏障。况且孙刘两家的实力本就不及曹操,单独对抗或许能小胜一两场,可一旦曹操在北方恢复元气,我们两家就危险了!

“合淝一战失利,曹操俘获了我江东部分将士。”

“再给曹操三五年光景,他的水军必能初具规模。”

“到那时,我江东在水战上的优势将不复存在。”

“长此以往,即便我江东尽取南方之地,也不过是为曹操铺路罢了!”

言毕。

吕蒙颔首示意,心中却对鲁肃的见解不以为然。

在吕蒙看来,与其仰仗孙刘两家那脆弱的盟约。

不如倚仗江东自身之力!

唯有完全掌控长江防线,形成攻守兼备的军事体系,方能确保江东安稳。

然而。

鲁肃即将离任,权柄尽归吕蒙。

吕蒙也不愿在鲁肃临行之际再起争执。

目送鲁肃的马车渐行渐远。

吕蒙低声自语:

“吕子明,恭贺大都督高升。”

……

“都督,关羽遣使前来,恭贺您升任都督之职。”

鲁肃刚走不久,亲卫便向吕蒙禀报。

“哦?竟有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