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暗藏的实力不容小觑。
与其联手,利大于弊。
除子建公子外,主公莫忘了子文公子。司马懿提醒道。
曹丕皱眉:曹彰不过一介武夫,有何用处?
司马懿笑道:子文公子善战,连丞相都称赞其统兵之能。
得他相助,犹如手握雄师。
况且孙刘二贼未灭,建功立业的机会尚多。
若子文公子能独当一面......
“主公只需稍加谋划,兵权自当尽归掌握。”
司马懿描绘的宏图令曹丕心潮澎湃,他当即决定联合曹植与曹彰。
权力的 下,血脉相连的兄弟可以反目成仇;同样为了权力,生死相搏的对手也能瞬间结盟。
......
不多时,曹丕携礼登门拜访曹植。
起初曹植不愿相见,转念又恐落人口实,只得勉强接待,打算敷衍了事。
未料曹丕开门见山:“子建别来无恙。为兄此来,愿与你化干戈为玉帛。”
曹植难以置信:“今日太阳打西边出来了?还是你曹子桓发了昏?你我之间有何可谈?”
他那副倨傲神态,在曹丕眼中却显得天真可笑。
曹丕叹息道:“原以为能助贤弟成就大业,未料你竟拒人千里。”
这出人意料的言辞让曹植一时语塞。他本能地警惕起来,认定曹丕必有阴谋。
然而曹丕将司马懿的计策稍加修饰,娓娓道来。最后痛心疾首地说:“若舒儿继位,父亲岂会容我?更不会放过你这才华横溢的四叔。你我都是舒儿掌权的绊脚石,尤其子建你文采斐然,舒儿怎能不忌惮?”
这番话果然奏效。曹丕最后的奉承尤其入耳——这恰是曹植心中所想:曹丕生死无关紧要,但若他这等才子遭难,岂不是文坛重大损失?
在共同的利益驱使下,曹植颔首应允了曹丕的结盟提议。
然而曹丕未曾料到,尽管成功拉拢了曹植,但司马懿献计的借甄宓制衡曹舒之策尚未实施便胎死腹中。
说服曹植后,曹丕立即携其前往曹彰府邸。虽三人皆为卞夫人所出,但曹彰素来与曹植交好。昔日曹丕与曹植相争时,曹彰始终坚定支持曹植。此番有曹植相助,说服曹彰自然事半功倍。
曹彰爽快应允结盟,实则另有所图。若曹舒最终胜出,势必重用亲信及夏侯氏、曹氏宗亲,对他这个叔父只会虚与委蛇。唯有扶持曹植上位,方能掌握兵权。利益纽带永远是缔结同盟的基石。
结盟后的三人信心大增,曹丕更是匆匆返家谋划如何借甄宓对付曹舒。岂料翌日清晨,卞夫人竟遣侍女前来,言明要甄宓入府侍奉。
母亲为何突然有此安排?曹丕惊疑不定。在世家大族中,媳妇侍奉婆母本是天经地义,但这突如其来的传唤仍令他心生疑虑。
无论是曹丕还是甄宓,都没有选择的余地。
曹丕只能目送甄宓前往丞相府。
近来,曹丕对甄宓确实不如从前宠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