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曹舒所言,与其心中所想几乎不谋而合。
只是...
曹操未曾料到孙权竟会这般狠辣果决,胆敢在此时对周瑜 手。
周瑜终究是曹营死敌,且绝无归顺曹操的可能。他的死讯传来,对曹营而言自是喜讯。
父亲,这不正是您平日教诲孩儿的吗?
您曾说孙权虽为明主,却容不得才略胜己之人。
周公瑾用兵如神,岂是孙权所能企及?
而今周瑜既亡,南郡于孙权反成棘手之物。
他断无胆量以残兵直面我荆北雄师。
曹舒从容陈词,再度赢得曹操赞许。
在曹操心中,当世唯有刘备配与他并称英雄。至于孙权——生子当如孙仲谋虽是赞誉,却也道出孙权终逊他一筹。
此刻曹仁虽退,然文聘、满宠等将仍据守荆北要地,随时可再取南郡。孙权唯有将南郡借予刘备驻防,方能高枕无忧。
但这借出之物终须归还。在孙权算计中,南郡不过暂失其利,来日未必不能重获。这位精于筹谋的江东之主,向来只做于己有利之事。
......
舒儿,为父前日拨予你的五百邺城精兵,稍加操练便可成军。为何偏要施以那些不合战阵的训法?
曹操望着每日带队绕城奔跑的毋丘俭与王基,又见士卒反复演练队形方阵,更添肉食供给,不禁满腹狐疑。
曹舒麾下新兵的伙食标准,几乎能与曹操麾下最精锐的虎豹骑相媲美。
常言道,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
得知曹舒对新兵如此优待,曹操其他部队的将士们,甚至萌生了投奔曹舒的想法。
不过,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曹操给曹舒的五百人编制早已满员。
若想再扩充兵力,必须得到曹操的首肯。
“父亲,那些训练并非无用之功。”
“再过些时日,您就明白了。”
曹舒故意留了个悬念。
他清楚,在汉末的传统观念中,能冲锋陷阵、斩杀敌军的士兵,才是合格的精锐。
这一点,曹舒也认同。
然而……这支五百人的新军,将成为曹舒除暗卫之外,真正掌握的第一支武装力量!
因此,曹舒希望他们能提升整体战力与协同作战能力,而非盲目冲上战场,在鲜血洗礼中折损大半,才逐渐成长。
后世有句话说得好:
“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
这正是曹舒的初衷。
见曹舒态度坚决,曹操只得无奈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