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街之上,柴皓端坐马背,俯视被缚的太上皇赵佶,厉声喝问。
说公审便公审,连马都未下,当街开审!
更从当朝皇帝之父赵佶审起!
此举令汴梁军民乃至天下人,皆见柴皓言出必行!
赵佶浑身颤抖,眼中满是恐惧与不甘。
他深知,柴皓绝非戏言!
“柴皓!你既欲为天子,为何自毁 威仪!”
赵佶双目赤红,咬牙嘶吼。
他是个昏庸天子,向来极重颜面,如今被柴皓当着那些曾被他肆意欺压的百姓公开审判,只觉颜面扫地!
可他怎会知晓,若真如靖康之耻那般重演,赵佶被金人掳走,所受的屈辱,将比今日惨烈百倍!
“赵佶!你错了!”
“天子的威严,不在于高高在上!”
“而在于万民归心!”
“真正的 ,并非因他立于巅峰。”
“而是天下人甘愿为他俯首!”
“不是我将你拉下神坛,是你自己,玷污了天子之名!”
柴皓冷冷扫了赵佶一眼,厉声喝道:“赵佶!你认不认罪!”
马下,赵佶仰头望着柴皓,喉头滚动,艰难咽下一口唾沫。
他并非愚钝,岂会看不出柴皓眼中的决绝?
可他仍不愿低头,一旦认罪,他便不再是 之君,而是千古罪人!
“柴皓!你敢保证,你与你的子孙永无过错吗!”
赵佶双目赤红,嘶声吼道,妄图以此激起柴皓的私心,让他为后世留条退路。
然而,柴皓只是嗤笑一声:“古人云,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小主,
“ 亦非圣贤,或许偶有过失,但小错必改,方能国泰民安!”
“若犯下祸国殃民之大罪,天下人自会将他 !”
“若君王贤明,爱民如子,纵有奸佞作乱,民心军心皆系天子,宵小之徒,岂能得逞!”
“我若为帝,后世子孙若得民心,自当江山永固。”
“若出你这等昏君,便是活该被赶下龙椅!”
这番话如惊雷炸响,震得赵佶面色惨白!
他万万没想到,柴皓竟有这般念头!
自古 ,谁不是视天下为私产,予取予求?
不过是手段隐晦或猖狂之别。
可柴皓竟真以民为本,将皇权置于万民之后!
这……何其愚蠢!
但当他瞥见四周汴梁军民望向柴皓那炽热崇敬的目光时,忽地醒悟——
这或许,才是真正的 之道!
若他早知如此,善待黎民,又怎会落得今日下场!
在柴皓大军压境之际,倘若汴梁军民愿与赵氏同心抗敌,城池怎会轻易陷落?
若普天之下皆誓死效忠赵宋王朝,大宋江山又怎会面临倾覆之危?
说到底,正是赵佶、赵桓父子倒行逆施,才致民心尽失!
反观柴皓虽约束皇权,却令后世君王常怀敬畏之心,施政时必多念及黎民百姓。
如此明君,自当赢得万民拥戴。但凡有所作为,必得天下响应,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