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京?返什么京!”
赵佶虽作修道之态,心中却波澜起伏,闻言怒斥道:“那该死的柴皓,借抗金之名,夺了我大宋半壁江山!”
“他随时可能挥师南下,兵临汴梁!”
“朕还回去送死吗?”
“难道要等柴皓攻入汴梁,再将朕掳走?”
“朕那儿子也是废物!”
“既已与金军议和,为何不联手剿灭柴皓,还等什么!”
如今可好,那柴皓大破金兵,威名远扬,势力愈发强盛,竟要动摇我大宋根基!
梁师成平白遭了无妄之灾。他本是赵佶最宠信的宦官,素来善于揣摩圣意,深得官家欢心,朝野皆称,连童贯都要对他礼让三分。
谁知他方才出去安排车驾的工夫,赵佶便接到柴皓的军报,不明就里的梁师成正好撞在枪口上。
奴婢失言,官家息怒!
梁师成见触了霉头,立即惶恐请罪。
这时童贯、蔡京、王黼等随驾南下的心腹重臣纷纷入内:陛下,柴皓已占据河北,正虎视眈眈望着汴京。此时返京恐非良策啊!
众人刚得知北方战况,都是来劝阻赵佶北归的。毕竟他们随太上皇南逃至此,若赵佶执意返京,他们也不得不随行,终日要活在柴皓的威慑之下。
童贯、蔡京这些位居极品的奸佞之辈,哪个不是人精?他们心知肚明,倘若柴皓攻破汴梁取代赵宋,以他的性子绝不会放过他们这些前朝佞臣。因此谁都不愿回去,眼下唯有远离河北的江南才让人稍感安心。
忽听殿外传来急报:启禀太上皇,汴梁遣使求见,说是奉了官家旨意。
赵佶眉头紧锁:桓儿派人来作甚?
前脚刚收到柴皓军报,后脚儿子赵桓的使者就到了。这般凑巧,必是与柴皓之事有关!
就说朕龙体欠安,不见!
赵佶断然回绝。
不多时宦官又匆匆来报:启禀官家,来使说奉了圣命,要迎太上皇回京调养。还带了两万精兵沿途护卫。若太上皇不允,他们便要入行宫贴身护驾了!
此言一出,赵佶霎时面如土色。
这哪是请安问疾?分明是料到他会拒绝,特地派兵来!
若敢不从,这些兵马就要强行他回京!
逆子!好个逆子!
对付不了柴皓,倒学会算计亲爹了!
赵佶气得浑身发抖,额角青筋暴起。
可除了破口大骂,他竟不敢直言拒绝。
当初赵佶南下时,对外宣称自己中风了。若不回京,赵桓这个逆子派兵前来,恐有不测之祸。
皇家自古无情,赵宋开国便有斧声烛影之事。倘若赵佶突然暴毙,赵桓大可宣称太上皇因中风后遗症发作而亡。毕竟宋哲宗二十余岁病逝,宋神宗三十余岁驾崩,赵佶活到四十多岁才死,世人自然深信不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念及此处,赵佶颈后一凉,挥手道:宣使者进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