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笑赵宋朝廷,放着如此忠勇之士不知重用,反倒谄媚金人,自断臂膀!
幸得几位同袍拼死相救,俱是好儿郎。
来人,给这几位义士看座!
帐下王三郎等人闻言俱是一怔。自入帐以来,他们便觉恍如梦中——不过是汴梁城籍籍无名的士卒,原想着能得个低级将官接见便是万幸,岂料竟蒙幽州王亲自召见?
莫说幽州王这等人物,在汴梁时他们连指挥使的军帐都无缘踏入。此刻能随吴玠吴璘行礼已属勉强,哪曾想柴皓不仅温言相向,更以相称,赐座相待!
在他们看来,自己不过是陪西军将领觐见的陪衬,谁知幽州王对他们说的话,竟比那两位将领还多。这般礼遇,令王三郎等人眼眶发热:大王使不得!我等微末军汉,岂敢受座!
义士当之无愧!柴皓正色道,谁说尔等籍籍无名?王三郎之事,孤当命史官载入青史!
当赵宋朝廷奴颜事金之时,金贼纵马汴梁城外耀武扬威。唯义士王三郎愤然发炮,毙敌数骑,扬我中原男儿血性!
这番话惊得王三郎如坠云雾:我这等小卒,真能名留青史?
自然能!众将中凌振大步出列,笑骂道,大王说你能你便能!让你坐就痛快坐下!连赵官家的圣旨都敢违抗,此刻倒扭捏起来了?莫要丢我凌振的脸面!
王三郎被凌振笑骂,凌振脸上却掩不住得意之色。
他仿佛在向众将炫耀:瞧见没?大王夸赞的王三郎,可是我凌振带出来的兵!
凌指挥!
王三郎等人这才如梦初醒,连忙向柴皓行礼:谢大王赐座!
小主,
柴皓得知王三郎曾是凌振的部下,笑道:既是凌振的老部下,那王三郎等人便归入炮营。他们炮击金军有功,策勋三转,升为队正。
末将遵命!凌振欣然领命。
王三郎等人又惊又喜,在汴梁抗旨杀金军本是死罪,到了幽州王麾下竟成了功劳!
他们热泪盈眶,连连叩谢。
吴氏兄弟静静看着这一幕,眼中泛起暖意。
吴玠更是暗自点头。
柴皓安抚完王三郎,转向吴玠笑道:吴将军,孤见壮士蒙冤,一时激愤多言,将军莫怪孤冷落了你。
吴玠拱手朗声道:大王言重!
昔日吴起为士卒吸吮疮毒,士卒皆愿效死!
今大王重义轻贵,乃明主之风,天下豪杰必争相来投!
吴玠只庆幸得遇明主,怎会觉冷落?
他字字铿锵,句句发自肺腑。
此刻,吴玠见柴皓对待王三郎等将士的态度,心中更加确信自己的选择无比正确!
幽州王柴皓对王三郎这样原本默默无闻的小卒,尚且如此赏识尊重。
这份胸襟与识人之明,足以令人钦佩!
能如此看重寻常义士,自然更会重用能征善战的将领!
因此,吴玠愈发觉得,自己投奔柴皓是明智之举!
帅座之上,柴皓听闻吴玠的言辞,不由露出笑意。
从细微处洞察本质,这正是名将与普通士兵的差别所在!
吴玠与吴璘兄弟虽尚未名震天下,却已显露出大将风范!
他们缺的,不过是一个如和尚原之战那样的扬名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