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元帅只需固守营寨,按兵不动

在他身后,由高宝率领的千名敢战士、樊瑞吕方统带的四千梁山旧部,以及五千精选的河北义军共同组成的背嵬新军,齐声向柴皓致意:参见主帅!

这支初建的铁骑虽未经战火淬炼,但冲霄的士气已不逊百战雄师。

望着万人如虎的背嵬军阵,柴皓眼中浮现欣慰之色。

至此,他麾下再添万骑劲旅!

虽需时日打磨方能成为真正铁骑,但柴皓的军事实力确已更上层楼。

算上三千羽林军与七千天羽军,仅汴梁城外便集结两万铁骑。

加之梁山留守的一万五千士卒与河北义军四万五千人,柴皓在汴梁地区已拥步骑八万之众!

若计入幽州战场史文恭、秦明、武松统领的两万铁骑与五万步卒,柴皓麾下总兵力已达十五万!

手握如此雄兵,开疆拓土已非难事。

金军大帐内,完颜宗望与完颜宗翰接到探报,面色骤沉:那柴皓又在牟驼岗编练新军,再添万骑!

虽是新卒,但其麾下八万步骑已非昔日可比。

此獠扩军之速,实乃心腹大患!

传令前军加紧攻势,务必在柴皓新军成势前攻破汴梁——

留给大金的时间,不多了...

金军营帐内,完颜宗翰望着跳动的烛火,眉宇间浮现出少见的颓唐。

大金的时日...怕是不多了。

这位 风云的金国统帅与完颜宗望率领十八万雄师南下,所向披靡。唯有太原与相州两处稍遇阻滞,遂分兵六万继续围攻,另遣万余仆从军镇守各处劫掠。

此刻屯兵汴梁城外的十一万金军本应势在必得,尤其是那十万铁骑堪称无往不利。可偏偏遇上了那个柴皓!

犹记风雪夜,柴皓率万骑直冲十万金军大营。虽折损不多,却让那支孤军突出重围。此后柴皓遭朝廷猜忌,独驻牟驼岗。原以为这支孤军迟早粮尽溃散,谁知其势力 渐壮大。

更可恨的是,赵宋朝廷竟不得不低声下气为柴皓输送粮草。金军猛攻汴梁的每记重拳,都成了柴皓要挟朝廷的筹码。完颜宗望与完颜宗翰损兵折将,却为他人作嫁衣裳。

如今的汴梁就像裹着纸盒的珍馐,金军既要分心解绳,又得提防柴皓这头蛰伏的猛虎。西北勤王大军将至,战机正在流逝。若转攻柴皓...

金军两位元帅并非没有考虑过,只是柴皓在金人眼中犹如一块难啃的硬骨头,令人进退两难。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若要强攻,金军必会损兵折将,元气大伤!

至于当下?

柴皓麾下已有八万步骑!

虽多为新归附之众,尚未形成与金军抗衡的战力,但柴皓手握精兵,又有步卒据守营寨,使得牟驼岗大营的防御比汴梁城更为坚固!

换言之,随着柴皓兵力壮大,眼下已非剿灭他的最佳时机。

金军当前上策仍是攻取汴梁,夺取城中钱粮辎重,随后扶植傀儡皇帝,令其成为金国附庸,再调集中原兵马围剿柴皓!

或是在攻陷汴梁后,满载战利品北归,倾举国之力将柴皓困杀于幽州!

无论如何,都需先拿下汴梁!

正当完颜宗望与完颜宗翰犹豫是否增派一万兵力攻城之际。

远处忽然传来异于中原的口音。

起初若隐若现,渐渐由远及近!

声浪愈发浩大!

虽隔数里,却似惊涛拍岸,连绵不绝!

金军帐内众将惊疑不定:发生何事?

此刻探马来报:禀二位元帅,宋将种师道率十万西军驰援!

这支宋军行军时齐声高呼!

那震天声响,正是西军操着关中口音齐呼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