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时节,他们衣不蔽体,许多人赤着双脚,手脚冻得通红。

这些汉人,皆曾是辽国治下的百姓。

金国灭辽后,建立了森严的等级制度:女真人为尊,渤海人次之,奚人与契丹再次,汉人则沦为最下等。

原辽国境内的汉人,大多被贬为奴隶。青壮男子充作仆从军中的最低等,老弱妇孺则沦为农奴、牧奴,甚至沦为暖床的玩物。

此刻,这些汉人老弱妇孺被金军如驱赶牛羊般,逼向幽州军营寨,用血肉之躯消耗守军的箭矢,填平营前的壕沟。

这本该是两军交锋之事,完颜宗望却以汉人百姓为盾。这便是史书所载的填沟壑。

靖康年间,金军在中原亦行此 。烧杀劫掠后,驱赶百姓为先锋,冲击宋军防线,迫使同胞相残。

心软的守军不忍下手,往往被金军趁机击溃;胆怯者见这人间炼狱,未战先溃。

目睹金军 ,柴皓麾下将士怒发冲冠,双目赤红。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柴皓心中默念岳飞词句,此刻终于体会到 穆当年的锥心之痛。

今日金军能以数万辽地汉人为盾,他日靖康之祸重演,中原千万百姓皆将沦为鱼肉!

柴皓紧握苍龙曜日枪,胸中再无赵宋江山,唯有汉家儿郎的热血激荡。

幽州有他柴皓在,便是中原的万里长城,绝不容胡马踏过燕山!

主公,这些老弱虽曾属辽国,终究都是汉家儿女...见金军驱赶百姓而来,众将既愤且悲。面对那些白发翁媪、妇孺孩童,铁血将士亦难以下手。

梁山出身的将领虽大多杀过人,却极少有人如李逵那般毫无怜悯之心,对老弱妇孺也挥斧乱砍。

追随柴皓后,受其影响,他们心中渐渐萌生了超越时代的信念。

然而,战争从不仁慈。

慈不掌兵,义不行贾。

即便心中不忍,若这些汉人妇孺影响战局,他们也不得不将其视作敌军。

最终,一切取决于柴皓的决断。

望着将士们的神情,柴皓深感欣慰。

他们未将老弱视为蝼蚁,而是心存犹豫,足见这支军队有血性、有人性。

唯有如此,方能得民心、稳江山。

若似刘延庆麾下那般军纪涣散,入城便劫掠,纵有百万大军,也必遭天下人反抗。

结局无非两种:屠尽百姓而自灭,或为天下人所灭。

晚唐五代时,藩镇骄兵悍将肆意烧杀,动辄弑主篡权,甚至将节度使烹食。

兵强马壮者为天子,绝非虚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