佬縂顿时来了兴致。
他略一沉吟,看向上官于飞:“这么说,你刚从苏墨的独立营回来?”
“是。”上官于飞答道。
佬縂接着问:“那你可看清了,他那个营现在是个什么光景?发展得怎么样?”
他已经不止一次听说苏墨的名字了。
眼下,他对这个年轻人越来越感兴趣,尤其是他手下的这支队伍。
他转头看向身边的副总参谋长:“老左,我记得当初苍云岭打仗的时候,苏墨还只是个普通兵吧?这才一个多月,怎么就当上营长了?”
虽然战时晋升快,但一般人也不可能这么迅速就担起一个营的指挥重任。
毕竟一个营几百号人,既要会打仗,还得能带兵、懂管理。
可苏墨竟然在短短时间里,从士兵跃升为营级主官,速度实在惊人。
副总参谋长也点头:“是啊,前阵子我和李云龙通电话,他还说苏墨是个刚入伍的战士。”
“这才多久,人家已经是一营之长了。
看来李云龙‘分散发展、各自壮大’的路子走对了,底下队伍真是越打越强啊!”
佬縂微微颔首,随即转向上官于飞说道:“上官同志,你来说说独立营目前的情况。”
上官于飞确实在新中村根据地停留了一夜。
他对独立营的内情虽不完全掌握,但大致情形还是有所耳闻。
像兵工厂这类机密事务他并不清楚,不过整体规模心里有数。
略一沉吟后,他开口道:“我在那边住了一晚,具体细节谈不上全面了解。”
“但我确实知道苏墨的那个独立营,现在已有千五以上……不对,快接近两千人了!”
原本独立营就有一千五百来号人,再加上刚收编的飞狐岭那三百多个山匪,加起来差不离就是两千之数。
这股兵力,几乎快赶上358团钱伯钧的一营——那是出了名的加强营。
“什么?两千人?”
佬縂猛地抬高声音,满脸震惊。
指挥室里的参谋们、军事顾问们,纷纷将目光投了过来。
连正在一旁处理军务的129师师长也被这声调引得走过来,只见佬縂脸色发愣,神情惊异,眼中满是难以置信。
此刻的佬縂,心头掀起了巨浪。
倒不是不信,而是太过震撼。
他戎马半生,带过数万人打过大仗,经历过枪林弹雨,什么风浪没见过?
可听到苏墨这支队伍竟在一个多月里发展到近两千人,仍不由得心神震动。
关键是——发展得太快了!
他不清楚苏墨当初带了多少人去新中村开辟根据地。
但苍云岭一战后,整个新一团能打的老兵只剩三百出头。
就算全交给苏墨带走,一个多月拉起两千人,也堪称惊人。
更何况,哪可能让他把主力尽数抽走?
这意味着,苏墨是以不足三百人的底子,在短短时间内扩编至近两千之众。
这种速度,谁听了不会动容?
换作任何人,都得倒吸一口凉气。
见佬縂如此失态,师长忍不住问:“老张,你说两千人?哪个部队?”
佬縂回过神来,语气凝重:“老刘,刚才上官同志讲,李云龙的新一团独立营,现在快两千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