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芯蕊被接走的第二天。

青牛观里总算是安静了。

柳柒和黄三一直睡到日上三竿才醒。

感觉像是把前半辈子缺的觉都补了回来。

没有没完没了的“为什么”,没有突然的“艺术创作”。

两人看着干净整洁的主殿,差点感动得抱头痛哭。

“舒坦……”

黄三伸着懒腰,从偏殿晃悠出来,阳光照在她脸上,暖洋洋的:

“耳朵根子总算是清净了。”

柳柒在院子里打水,闻言点了点头,脸上也带着久违的松弛。

他看了看快见底的米缸,说道:

“今天得下山一趟,米和面都不够了,顺便再买点油盐。”

“走走走!”

黄三一听要下山,立刻来了精神:

“三爷我快在这山上憋发芽了!正好去镇上逛逛,看看有没有啥好吃的!”

两人简单收拾了一下,锁好观门,沿着那条荒草丛生的山路往下走。

山间的静谧让人觉得有些空寂。

清源镇不算大。

一条主街贯穿首尾,店铺林立,人来人往,充满了小地方特有的烟火气。

柳柒熟门熟路地走进一家粮油店,跟老板打了声招呼,开始挑米选面。

黄三则像个多动症儿童,在店里待不住,溜达到门口东张西望。

街上几个摆摊的小贩和店铺老板在热火朝天地闲聊。

黄三贼眉鼠眼的凑了过去。

“下午青云观那边可热闹了,听说办庙会呢!”

“可不是嘛,张道长亲自主持,机会难得啊!”

“俺们村老刘他媳妇,去年在青云观求了个符,卧床多年的老毛病愣是好了大半!神了!”

“得早点去,去晚了怕挤不进去……”

柳柒正跟老板算着钱。

黄三一阵风似的冲了回来。

一把抓住柳柒的胳膊,兴奋地直晃:

“娃子!娃子!听见没?有大热闹!”

柳柒被她晃得手里的袋子差点掉地上,无奈道:

“什么热闹让你激动成这样?”

“庙会啊!青云观的庙会!”

黄三眼睛放光,指着外面:

“我刚听门口那几个大娘说的,就在今天下午!听说可热闹了,有吃的有玩的,还有那个青云观的道长要出来讲话呢!”

柳柒对此兴趣不大,拎起买好的米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