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对归顺者也厚加赏赐,赐予官服印信,要求其遣子入开封学习,遵守大宋律令,并提供粮草徭役。
对于冥顽不灵、试图联合反抗的部落,则予以雷霆打击。
太史慈率军疾进,甘宁、周泰等水军将领亦率水师陆战队沿河道深入,迅速荡平叛乱。
在此过程中,吕绮玲和她的女兵也参与了一次重要的行动。
一股叛军残部遁入山林,利用熟悉地形负隅顽抗。正规军进剿颇为不便。
吕绮玲主动请命,率三千善于山地行走、身形较轻便的女兵,配合当地归顺向导,潜入山林,迂回包抄,断其粮道水源,并发动夜袭,竟以极小代价将这股残军全数擒获。
此战令太史慈等将领对吕绮玲及其部下刮目相看。
至夏初,朝鲜半岛中南部三韩之地已基本平定。
李勇、太史慈奏报开封,刘复下旨,设辰韩都督府于半岛南端,留兵镇守,推行教化。
平定三韩及半岛北部后,东征大军并未急于回师,而是将目光投向了鸭绿江以北——那个位于朝鲜半岛以北,却始终对辽东乃至新定的朝鲜地区构成潜在威胁的割据政权:
高句丽。
高句丽此时虽不及后世鼎盛,但仍控扼辽东东部山区,拥兵数万,且依山筑城,地势险要,时常寇边。
若不将其拔除,安东都护府乃至辽东难称安稳。
“高句丽,疥癣之疾,然久患辽东。”
郭嘉指着地图上的高句丽疆域,
“其王伯固,性情贪婪而怯懦,依仗山险,时叛时降。
今我大军云集,士气正旺,当一鼓作气,北上犁庭扫穴,永绝后患!”
李勇、太史慈皆深以为然。
经过短暂休整补充,东征大军主力开始向北移动,集结于鸭绿江畔。
吕绮玲的翎麾营也随军北上,经历了半岛战事的初步锤炼,这支女兵队伍士气更高,求战之心更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