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诸葛瑾

如此,既省国库开支,又可安顿流民。”

曹操击节称赞:

“妙计!就依此办理。”

工程启动后,诸葛瑾展现出非凡的组织才能。

他将流民编成百人一队,每队设工头一名;

又创新性地采用轮班制,使人歇工不歇。

然而难题接踵而至。这日,李翁急匆匆来报:大人,飞沙堰段发现地基松动,按原方案清淤恐致坍塌!

诸葛瑾亲赴现场,悬绳下到堰底勘察。他发现由于常年冲刷,堰基已被淘空多处。

“立即停止此段工程!”

他果断下令,

“传所有工匠头目,重新议定施工方案。”

是夜,工程帐内灯火通明。诸葛瑾在地上画出堰体结构图:

“传统夯土法已不适用,需采用‘石笼法’:编竹为笼,内填卵石,层层堆叠。”

有老工匠质疑:

“此法耗工费时,汛期将至,恐来不及啊!”

诸葛瑾目光坚定:

“治水之道,质量重于速度。我已有计算——”

他取来算筹,

“若分三班昼夜施工,仍可在汛前完工。”

事实证明他是对的。

新法虽初时进度缓慢,但因牢固耐用,反而省去了反复修补的时间。

工程最终提前五日竣工。

就在诸葛瑾治水有成之际,曹操推行的新政却在益州豪强中激起暗流。

这日,成都最大的盐商赵府内,几位豪强家主正在密谈。

“盐铁专营?这是要断我等生路啊!”

李家家主愤愤道,

“我李家三代经营盐井,如今竟要充公?”

赵家主冷笑:

“曹孟德此举,分明是要彻底掌控益州命脉。不过……”

他压低声音,

“我已联络南中雍闿,若事有不谐,可借蛮兵以自保。”

然而他们不知,这一切早已被玄耳阁密探侦知。

当晚,曹操就收到了详细密报。

“好个‘益州豪强,同气连枝’。”曹操冷笑,

“那就让他们看看,是他们的联盟硬,还是大魏的铁拳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