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城市级的实验

南曦的忧虑如同在狂热沸腾的舆论大锅中投入了一块冰,但在GCEPC内部高层引起警惕的同时,外界对于意识力量实际应用的渴望已如野火燎原,难以遏制。“盖亚网络”的宏大构想被暂时封存,但一种更务实、更具象的实践诉求,开始在政治家和地方治理者中间滋生。如果无法立刻连接全球,那么,能否先在一个可控的范围内,建立一个基于高度意识协同的“模范社会”?

冰岛,这个地处北极圈边缘、人口稀少、社会高度同质化且对新技术持开放态度的国家,成为了第一个“吃螃蟹”者。在与GCEPC和“熵减基金会”进行了数轮秘密磋商后,冰岛政府正式向外界宣布,将在首都雷克雅未克及周边城镇,启动一项名为“和谐共振”(Harmonic Resonance)的社会实验。

实验的蓝图充满了理想主义色彩。计划的核心,是在自愿基础上,为雷克雅未克的大部分市民(目标覆盖率达到70%以上)配备经过GCEPC认证的、简化版的“意识同步”终端(一种集成了生物反馈和轻量级VR功能的头戴设备)。这些终端将接入一个覆盖全市的“城市意识协同网络”(Urban Noetic Synchronization Network, UNSN)。

1. 公共资源优化:通过实时感知市民的出行意图、能源需求和服务偏好,动态调整公共交通班次、智能电网负载和公共设施分配,宣称将彻底解决拥堵和资源浪费。

2. 社会治理革新:重大公共决策不再仅仅依靠投票和辩论,而是引入“共识冥想”环节。市民可以通过网络,在特定时间共同对议题进行深度思考和感受,其汇聚的“集体智慧”和“价值取向”将作为决策的重要参考。

3. 公共安全与健康:网络可以监测到异常的意识波动(如强烈的群体恐慌或个体的极端负面情绪),并提前介入,进行心理疏导或调动社会资源,旨在从根本上预防犯罪和促进公共健康。

4. 文化与情感共同体:定期举办全市范围的“共享体验”活动,如协同观看极光、共同“聆听”一场无声的音乐会(通过意识直接传递旋律与情感),强化社区归属感和共情能力。

冰岛总统在宣布仪式上充满激情地说道:“我们将不再仅仅是一个地理上的共同体,更将成为一个心灵与意识上的共同体。‘和谐共振’将向我们展示,当人类意识被引向和谐与创造时,社会可以变得多么美好!”

实验启动初期,效果堪称惊人。雷克雅未克仿佛被注入了一股宁静而高效的活力。

· 交通:公交车仿佛能预知需求,总是恰到好处地出现在需要它的站点;红绿灯的切换流畅得如同舞蹈,高峰期拥堵几乎消失。

· 能源:电网负载曲线变得异常平滑,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大幅提升,仿佛整个城市在用同一个节奏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