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失败与嘲讽

更具杀伤力的是来自大众媒体的嘲讽。一家在全球拥有巨大影响力的新闻网络,在其王牌科普栏目中,用夸张的动画和揶揄的语气,将“现实之镜”计划描绘成“耗资巨大的太空八卦阵”,将观测到的“偏差”比喻为“在暴风雨中试图听清一根针落地的声音”,并暗示这背后可能隐藏着基金会试图获取更多研究经费,甚至是某些人渴望成为“新纪元先知”的野心。

网络空间更是沦为狂欢的盛宴。#RealityMirrorHoax(现实之镜骗局) 的话题迅速登上热搜。段子手们尽情发挥:

“所以我们是靠集体念力让骰子扔出六点了吗?下次彩票开奖前记得叫我冥想!”

“好消息:物理学不存在了!坏消息:是‘熵减基金会’说的。”

“我宣布,我通过冥想让我家的猫学会了微积分,证据?抱歉,数据涉密。”

这些嘲讽和质疑,如同冰雹般砸向基金会和团队。虽然公众并不知道南曦等人和“火种”们的具体贡献,但“熵减基金会”和“现实之镜”已然成为了狂妄与欺骗的代名词。

基金会内部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一些原本就持保留态度的研究人员开始公开表达疑虑。董事会里再次响起了要求林登对此事负责、并彻底终止相关“高风险、低回报”研究的声音。

就连那些分散在全球的“火种”志愿者们,也或多或少地感受到了外界的负面舆论。虽然他们坚信自己的体验是真实不虚的——那种意识的深度连接和共鸣感无法作伪——但铺天盖地的嘲讽依然让他们感到沮丧和困惑。陈凯所在的电竞俱乐部论坛里,出现了质疑他“不务正业”、“参与可疑心理实验”的帖子;阿米娜的同事则半开玩笑地问她是否也参与了那种“让勺子弯曲”的冥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指挥中心的气氛降到了冰点。成功的喜悦被外界冰冷的否定冲刷得一干二净。王大锤愤怒地在办公室里踱步,痛骂那些“坐在象牙塔里、抱着旧公式当圣经的蠢货”。南曦则显得异常沉默,她一遍又一遍地复查着“初啼”行动的所有数据,试图找出任何可能的、哪怕最微小的疏漏,但结果依然坚如磐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