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非碳基图谱

“我们就像试图用渔网捕捉声音,”顾渊苦笑着总结,“我们的工具,我们的科学范式,甚至我们的语言和思维方式,都是为了理解碳基生命和经典物理世界而构建的。对于这种存在,我们几乎是……盲人。”

南曦没有反驳。她感受到一种深切的无力感。人类引以为傲的智慧,在真正的、异质的“他者”面前,显得如此笨拙和局限。

就在这时,AI助理的电子音再次响起:“检测到信息流模式切换。出现新的子结构,特征与先前稳定状态存在显着差异。”

全息影像上的几何图形骤然变化。那稳定旋转的复杂结构仿佛被投入石子的水面,荡漾开一圈圈“涟漪”。但这些涟漪并非无序扩散,它们迅速重组,形成了一种全新的、更具动态的图案。光点的运动变得更加急促,仿佛在表达某种……“情绪”?

小主,

“它在……回应我们?”顾渊难以置信地低语。

南曦立刻查看操作记录:“我们没有发送任何新的指令或信息。”

“不是对我们外部指令的回应,”顾渊指着一段正在快速生成的脉冲序列,“看这个模式!它在自我指涉!它在对自身结构的某个变化做出反应!就像……就像我们思考时,一个念头引发另一个念头!”

这是内在的、自主的思维活动!

这一发现让两人汗毛倒竖。它不仅仅是静态的信息记录,也不是简单的应答机器。它在“思考”,在内部进行着活跃的信息处理和心理活动!

“记录下所有模式切换的节点和触发条件,”南曦命令道,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分析其内部状态转换的逻辑,如果存在逻辑的话!”

他们意识到,他们可能正在目睹一个非碳基意识的“思考过程”本身。这不是在解读一封写好的信,而是在偷听一个陌生心灵的喃喃自语。

然而,这种观察本身也带来了更深的困惑。这个意识的“目的”是什么?它如何感知外界?它是否拥有类似“情感”的驱动?它来自何方?是“星门之种”本身孕育了它,还是“星门之种”只是一个连接通道,将这个意识从某个遥远的地方“牵引”至此?

问题非但没有减少,反而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