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嗝!嗝!”又是两声洪亮的饱嗝。
堂下窃笑声更大了。张太守眉头微皱,面露不悦。
胡老头心中焦急,越是着急,那嗝越是止不住。他强撑着又说:“愿我县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嗝!嗝!嗝!”这三声一声高过一声,胡老头的大肚子也随之起伏,模样滑稽至极。
满堂宾客再也忍不住,哄堂大笑。张太守脸色铁青,拂袖而起:“成何体统!”说罢竟离席而去。
县令赶紧追上去解释,宴席不欢而散。
胡老头灰头土脸地回到家,一连数日闭门不出。他这“皤腹豪叟”一夜之间成了全县笑柄,孩童们见他走过,便跟在后面学他打嗝,气得他胡子直抖。
“都是这不争气的肚子惹的祸!”胡老头拍着自己肚皮愤愤道。
转眼秋去冬来,朝廷突然发下公文,命各县选派代表,赴京参加“千叟宴”。原来皇上为示敬老,特在京城设宴,邀请全国千名老者共聚。
县令接到公文,愁眉不展。按规制,本县需推举三位德高望重的老者赴宴,可这刚得罪了太守,派谁去好呢?
师爷献计道:“大人,何不仍请胡老先生前往?他虽在太守宴上失仪,但那福相确是实打实的。况且这次是面圣,若他能在皇上面前挽回颜面,不也显得大人您举荐有功吗?”
县令思忖良久,觉得有理,便亲自登门拜访胡老头。
胡老头一听要他去京城面圣,脑袋摇得像拨浪鼓:“不去不去!上次献丑还不够么?这次若在皇上面前打嗝,那可是欺君之罪!”
县令好说歹说,最后道:“胡老,您就甘心一辈子背着这个笑名吗?这可是挽回声誉的大好机会啊!”
这句话戳中了胡老头的心事。他沉吟半晌,一拍大腿:“好!老夫就去一趟!不过这次,我得做些准备。”
接下来的日子,胡老头闭门苦练。他不但背熟了祝寿词,还特意向郎中请教了治打嗝的偏方,临行前更是空腹半日,只喝了些许米汤。
赴京路上,同行的两位老者打趣道:“胡老,这次可别在宴上打嗝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胡老头拍拍肚子:“放心,这回空空如也,打不出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