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儿女情长心意暖,政权争斗人心冷

窗外一阵狂风大作,窗边大树叶子沙沙作响。风突然蹿进来,众人茶盏热气散乱。

“赵计业元帅乃我石禹国良将帅才,我此番入京,只为苏元帅之死向天下人讨个说法,及肃清陛下身边流毒,以振朝冈。赵元帅尽可宽心。 ”明王摩挲着茶盏,看着眼前散乱的茶水蒸气道。

“明王正义匡扶王室让尔等动容,你们王室之事,我们外人不好插手。望明王万事以大局为重,百姓民生为重。”赵计业将手中剑入桌子上一搁。

明王当然听出言外之间——开城不战,不是怕你,而是为天下百姓着想,不想内乱苍生涂炭。

明王一行进入关中后,柳智秀又上前进言:“赵计业乃忠诚保王党,等入了京师,权了权,让圣上出一道命令让他上北方前线救援边军。借铁尤人的刀除了这眼中钉。”

“柳先生次次都能一步三计,一箭三雕。”明王哈哈大笑,听到此计,仿佛又扫除了一大处障碍。心中暗思此计好处:宿敌借赵计业的兵力,赢得民心。既除了这处障碍,又为自己保家卫国赢得民心,为自己篡位夺权粉饰太平。

十几天后,京城此刻早已血风弥漫——明王坐镇宣武门大营,鎏金帅旗在风中猎猎作响,柳智秀拄着龙头拐杖立在帐前,手中密信一封接一封送出:“再催赵阳,让他带百官跪在宫门前哭谏!李震岳领三千兵守西华门,断新帝退路!”

乾清宫内,新帝赵衡攥着玉玺的手抖得不成样子,郭公公已被明王以“通敌”罪名斩于宫墙下,外戚李崇的人头正挂在城门楼子上。殿外传来“咚咚”的撞门声,禁军统领持剑闯入,甲叶铿锵:“陛下!明王有令,您若再护奸佞,臣等只能‘替天行道’!”

赵衡瘫坐在龙椅上,望着殿外密密麻麻的甲士,突然放声大笑,笑声凄厉:“好一个替天行道!朕的江山,竟成了你们谋逆的幌子!”

又三日后,一道“禅位诏书”由小太监捧出,白纸黑字刺得人眼疼:赵衡“自请退位,以谢天下”,传位于十二岁太子赵达阳。

消息传至明王大营,柳智秀当即率文武百官“叩请”:“太子年幼,难当社稷重任!明王乃皇室之望,当为摄政王,总揽朝政!”

明王闻言,故作惊惶,连连后退:“不可!本王起兵只为清君侧,若居摄政之位,与篡逆何异?”说罢,竟拂袖入帐,闭门不出。

这出“欲擒故纵”演得滴水不漏。次日天未亮,柳智秀便领着文武百官跪在营外,龙头拐杖顿地“咚咚”响:“太子年幼,难掌乾坤!明王乃皇室宗亲,若不就任摄政王,朝野必乱!万望主子以天下苍生为念!”

明王掀帘而出,衣摆扫过阶前寒霜:“老大人此言差矣!本王若摄政,与篡权何异?”

如此“三请三辞”闹了五日,直到百官跪得头破血流,小太子赵达阳被太监抱着,怯生生喊“王叔公”,明王才“长叹”一声,接过摄政王金印:“罢了!本王便暂代朝政,待太子成年,即刻归政!”这戏码,真是“猫哭老鼠——假慈悲”!

列位看官,明王已经等于大权在握,昔日杨易安虽无意,但屡次三番四次破坏明王通敌计划。他上位后会不会秋后算账?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文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