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征路乡愁,鏖战辽东

就在这时,传来消息:高句丽大将高延寿、高惠真率领十五万援军,前来救援安市城。李绩召集将领商议对策,将领们纷纷主张正面迎敌,唯有裴安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将军,高延寿、高惠真虽有十五万大军,却骄傲轻敌,认为我军久攻安市城不下,士气低落。我们可以假装粮草不足,引他们来攻,再设下埋伏,一举破敌。” 裴安指着地图,详细解释道,“我率五千骑兵,埋伏在城东的山谷里;将军您率主力,在城南列阵,假装迎敌;再派一支小队,袭扰敌军后方,断他们的粮草。等敌军进入埋伏圈,我们三面夹击,定能大破敌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李绩看着地图,又看了看裴安,点了点头:“好!就按你说的办!此事由你全权负责,务必成功!”

裴安领命后,立即开始部署。他挑选了五千精锐骑兵,都是身经百战的老兵,每人配备两匹战马,携带足够的弓箭和干粮,悄悄潜入城东的山谷埋伏起来。他还特意让士兵在山谷两侧的山坡上,堆满干草和火油罐,准备用火攻。

三日后,高延寿、高惠真率领大军来到安市城附近。他们看到唐军在城南列阵,阵形松散,果然以为唐军士气低落,立即下令进攻。唐军假装不敌,节节败退,引诱敌军进入山谷。

“杀!” 高延寿见唐军败退,以为胜利在望,下令全军追击。十五万大军浩浩荡荡地冲进山谷,却不知已经踏入了裴安的埋伏圈。

“放箭!” 裴安站在山坡上,一声令下。山谷两侧的士兵立即放箭,箭雨像蝗虫般飞向敌军,敌军瞬间倒下一片。高延寿大惊,想要撤军,却发现后路已被唐军截断。

“点火!” 裴安再次下令。士兵们点燃干草和火油罐,火焰瞬间蔓延,山谷里浓烟滚滚,火光冲天。敌军乱作一团,互相踩踏,死伤无数。

“随我冲!” 裴安拔出横刀,率领五千骑兵,从山坡上冲了下来。他一马当先,横刀挥舞,斩杀了几名敌军骑兵。唐军将士们也士气大振,跟着裴安奋勇杀敌。

高惠真见势不妙,想要骑马逃跑,却被裴安盯上。裴安策马追上,两人在马上展开激战。高惠真手持长枪,刺向裴安,裴安侧身避开,横刀横扫,砍中了高惠真的肩膀。高惠真惨叫一声,从马上摔了下来。裴安翻身下马,一脚踩在高惠真的胸口,横刀架在他的脖子上,厉声问道:“降不降?”

高惠真看着裴安冰冷的眼神,吓得浑身发抖,连忙喊道:“我降!我降!”

可裴安却没有手下留情 —— 他想起那些被高句丽军队杀害的大唐百姓,想起那些在战争中牺牲的将士,眼神一冷,横刀划过,高惠真的人头落地。

“高惠真已死!降者不杀!” 裴安举起高惠真的人头,高声喊道。敌军见主将已死,纷纷放下武器,跪地投降。

这场战役,唐军斩首两万余人,迫降三万余人,缴获战马、武器无数,大获全胜。而裴安因策划并实施了这场战役,还阵斩高惠真,立下大功,被李绩上报朝廷,请求嘉奖。

可即便如此,安市城依旧久攻不下。随着秋冬来临,辽东的天气越来越冷,唐军的粮草渐渐耗尽,不少士兵都患上了冻伤,战斗力大大下降。就在这时,李世民的旨意传到了大营 —— 命唐军班师回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