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议王号

波彦闻言,不禁有些犹豫,他一时之间还真没想到该定什么王号才好。于是,他转头看向众人,开口问道:“诸位,尔等觉得应定何王号为号?”

严畯见状,连忙率先接话道:“禀明公,依吾之见,明公如今身为吴侯,若要称王,不妨就以吴称王,建吴国。”

他的话音刚落,便有人附和道:“是啊,明公本就是吴侯,如今进位称王,称吴王,实在是再恰当不过了。”

就在此时,人群中突然传来一阵反驳声:“以吴称王,实非良策啊!从古至今,吴地不过是弹丸小国,怎能与明公所拥有的数千里广袤之地、数千万百姓相提并论?”

“将来明公必定会成为天子,大汉也将随之覆灭。如此看来,唯有数百年前的强秦最为合适,毕竟秦可是率先一统天下的强国!明公称秦王最好。”

此人话音未落,他身后的另一个人立刻站出来反驳道:“此言差矣!以秦为王号,实乃不妥之举啊!诸位想必都知道,秦二世而亡,这可是个不吉利的王号,要知大汉也没有刘氏之人为秦王!明公若称秦王,岂不是意味着会重蹈秦的覆辙?这实在是太不吉利了!”

紧接着,他向波言提议道:“明公崛起之地乃是会稽,而会稽为越地,依卑职之见,不如就称越王。就如同当年高祖得到汉中,称汉王一样,最终得以建立国祚数百年的大汉!”

同样也有人出言反对道:“称越王,这岂不是还是显得太过小家子气了?难道尔等不知道整个吴越之地都在明公的治理之下乎?”

“而且,如称吴王或越王,那中原、荆楚、巴蜀等地的人又会如何看待明公?他们恐怕会认为明公偏心于吴越之地。”

“以吴越称王对天下的稳定极产生不利,到时易引发不同之地的人相互对立,形成党派之争!”

“明公生于颍川,此乃上天的旨意!颍川为夏朝故地,且夏朝的大贤禹帝也曾建都于颍川的阳城。依臣之见,明公该称夏王,如此一来,明公必定会成为一位贤明的君主,各地的人都会心悦诚服。”

然而,仍有人提出异议:“明公称夏王似乎也不太妥当,毕竟古夏所统治的疆域还是太过狭小。以臣之见,明公未来所治理之地必定会比汉朝的疆域更为辽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