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武陵与长沙

调廖化为武陵主将,防范益州与南郡。

刘辟等廖化巡视回来,返回交州坐镇郁林。

为同时应对益州与荆北,加快武陵修建道路与开荒,迁荆南刺史府到临沅,武陵治所改迁到沅陵。

波彦与刘辟私下交谈,也知晓了比战报更详细的武陵战事具体事宜。

大军运用精良的攻城器械,快速敲开一座座城池。徐庶察觉武陵武备松弛,判断武陵太守不是好战之人,向刘辟提议大军北上直插临沅,包围临沅,劝降武陵太守。传檄各县,则武陵可定。

刘辟听从徐庶之言,本人更是大胆,亲自率六千大军,带着半个月干粮,直奔临沅。

大军直到临沅城下,城中慌乱一片,不知所措。武陵太守更不知如何应对。派人去请郡尉前来太守府,让他守城。

他是南郡世家大族之人,本身颇具才华,刘表为拉拢各南郡世家大族,也看重于他,向朝廷上表他为武陵太守。他带着人上任。

可他只知舞文弄墨,对兵事一窍不通,把兵事交由郡尉全权负责。

这郡尉也是一个贪婪之人,无长远目光,在天下大乱时期,调拨与郡兵的钱粮,竟敢被他与麾下贪墨大部,致武陵郡武备荒废。

郡兵大多都是老弱病残,刘辟大军到达临沅,郡尉就带着自己养的家丁丢下太守跑了。

武陵太守听回来的人禀报说,郡尉已经跑出城去了。他颓废坐在地上,口中不停的说道:“完了,一切都完了。”

跟他来南郡的管家见主家如此,上前扶起他,对他说道:“府君,郡尉跑了,城中无人守城,城外大军随时可进城,府君可率众降之,换取活命之机,说不定还会礼遇府君。”

太守听到这话,仿佛抓到救命稻草。

于是率众出城,双手向刘辟递上太守大印。刘辟将太守印交还与他,让人仍为武陵太守。

他见刘辟没有羞辱他这般降臣,不夺他官职,主动向刘辟提出他可劝降各县。

刘辟见这人如此知实务,也颇为高兴,给他省去一些麻烦,后带着他劝降剩下的各县,收拢降兵,快马加鞭让廖化带领大军北上分兵驻守各县。

接着刘辟带着太守与众多降将降兵返回临沅,在临沅建立大营对他们训练。